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艷瓊)難以相信,但確是事實—昔日黑臭河已蝶變成城市的靚麗風景,越來越多河岸景觀怡人,溫州江南水鄉重現清澈的夢想正在實現!
今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剿滅“劣Ⅴ類”水誓師大會,自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剿劣會戰在全省各地全面打響。
作為改革先行地,溫州創新提出了治水“拆、截、清、封、防、調”六字經,打出了“大拆大整、截污納管、清污清淤、封排污口、防止反彈、生態調水”六套組合拳。通過全面發動、全程監督、全民參與等舉措,剿劣工作一步步落到實處。
截至11月,溫州治水剿劣亮出了喜人的成績單:全市20個劣Ⅴ類斷面全部達到省定消劣標準,全部通過驗收銷號,完成率100%;全市2947個劣Ⅴ類水體,已全部完成驗收。
爭分奪秒打響剿劣攻堅戰
全面發動——
溫州水網密布,河湖眾多,是名副其實的江南水鄉。
前些年,由于環保意識不強、低效益高污染產業發展等原因,水鄉漸漸失去了往日風韻,河道污染越來越嚴重。
溫州的剿劣任務全省最重,縣控以上劣Ⅴ類水質斷面共20個,其中市控以上劣Ⅴ類水質斷面15個,幾乎占了全省一半。全市排查出劣Ⅴ類水體共有2947個,也是全省最多。
如何讓水鄉重現生機活力?這道難題擺在了溫州治水人的面前。
“以鐵軍精神全面剿滅劣Ⅴ類水!”2月初,全省剿滅劣Ⅴ類水工作會議召開后,溫州馬不停蹄地舉行了剿劣行動匯報會,全市各級各部門眾志成城,立誓要在年底前剿滅20個“劣Ⅴ類”水斷面。溫州市治水辦隨即提出《行動方案》,明確了剿劣時間進度。
全市各縣市區不約而同列出了剿劣作戰計劃圖,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拆違打非、活水入河等舉措全面推開。
隨后,全省剿劣誓師大會召開,溫州通報剿滅“劣Ⅴ類”水整體情況,并作全面部署。溫州全市上下圍繞剿劣,嚴明責任,嚴肅紀律,層層簽訂責任狀,落實各項具體措施。溫州將該項工作與干部選人用人考核掛鉤,推行“一票否決制”,做到工作有人做,責任有人挑,難題有人破。
溫州各地剿劣工作以項目化推行,以清單化管理,念好“拆、截、清、封、防、調”六字經;將剿劣行動與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相結合,鞏固秀山麗水,防止反彈;各地還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搭建平臺讓百姓可隨時檢測水質,剿劣成敗由人民群眾說了算。
按照“一點一策”原則,溫州全市20個“劣Ⅴ類”水質斷面安排了120項整治措施。溫州市、縣、鄉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斷面所在河道河長,建立起“市級牽頭、縣級主體、鄉鎮執行、村為基本依托”四級工作網絡,確保每條“劣Ⅴ類”水河道整治都有領導掛帥領銜、包干處理。
一場浩浩蕩蕩的剿劣戰役由此打響,水鄉復興夢開始照進現實。
嚴陣以待落實剿劣責任制
全程督查——
“治不好水,就當不了干部。”這是溫州市鹿城區七都街道樟里村黨支部書記包愛通寫在治水工作記錄簿上、翻來覆去讀的一句話。
3月底,樟里村的6個黨小組組織發動黨員群眾和兩新組織人員300多人,組建起6支剿滅“劣Ⅴ類”水隊伍和1支隨手拍督查隊,明確干部職責,把剿劣作為村級換屆的試金石。包愛通說,這是鹿城村級組織換屆全面對標剿滅“劣Ⅴ類”水后,新任村干部們打的第一仗。
為全力以赴打贏剿劣攻堅戰,溫州制定了詳細的督查方案:抽調14人組成4個督查組,開展常規督查和暗訪,并根據斷面水質動態,分“黃、橙、紅”三色發送預警通告。同時,為確保剿劣工作順利推進,該市還出臺剿劣工作十條禁令、約談問責等制度,強化執紀問責。
根據規定,在推進剿劣工作中出現執行不力、效率低下、推諉扯皮和各種失職、瀆職等行為,并造成不良影響或后果,將問責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所在河道的縣級河長;市級各相關部門在剿劣工作推進中存在履職不力、嚴重影響年度剿劣工作目標的,涉及的相關縣(市、區)、市級功能區負有連帶責任,一并予以問責,對應的縣級部門從重問責。
溫州各地領導干部本已奮勇爭先,有了鐵規督戰,更加全力以赴投身治水。
在平陽,采用“三日工作法”開展剿劣,針對“劣Ⅴ類”水體開展“會診”,定制“處方單”。“被污染的水體就像生病的人,得診治還得回訪。”平陽縣昆陽鎮瑞平塘河平陽段村級河長管朝亮說,自剿劣開展以來,他每天在忙著走村入戶。
每月30日為排污口集中“封堵日”,縣四套班子領導分赴鄉鎮督戰,封堵排污口,消除病根;每月20日為各級河長“會診日”,河長和專家對污染河道集中會診,致力解決疑難問題;每月10日的剿劣“督查日”是“診后回訪”,督查工作實施和責任書落實情況。自實施“三日工作法”以來,平陽剿劣排查問題準確到位,完成整改快速有效。
在甌海,每半個月公布剿劣十大負面典型案例。被點名的負責人,需在5天之內進行整改;對違禁行為監管不力的責任單位或個人,視情況予以批評甚至問責。不僅如此,該區還進行密集的督導巡查,活用暗訪手段給剿劣“挑刺”。
甌海區剿滅劣Ⅴ類水督導組第五小組,對口督導2個街道、3條河。溫州市人民檢察院技術處司法鑒定中心主任呂凌作為小組成員,每天除了通過微信群向街道干部隨時了解剿劣進展外,每周還要走訪街道兩三次。一旦發現問題,他就習慣性地向街道刨根問底。
各種方式的全程督查,有力地推動了全市剿劣工作的深入開展。截至目前,溫州累計開展15輪大范圍的跟蹤督查,發現問題點2570多個,各地督辦事項整改率100%、整改到位率96.8%。
齊心協力掀起剿劣治水熱潮
全民參與——
一段時間以來,在溫州田間地頭水邊,常常能看到一批青年治水志愿者的身影。他們穿上紅馬甲、帶起紅袖套,跟著河長巡河,推廣治水剿劣技術,走村入戶宣傳,隨手拍即時反映問題……
這是今年4月,溫州全面啟動的“新青年下鄉”治水剿劣行動。以先鋒培育、網絡構建、項目帶動為抓手,溫州青年志愿者、高校大學生、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和市民監督團等群體5萬多人,聲勢浩大地加入了剿劣行動,分別開展入戶宣傳、河道清潔、河道巡護、水質檢測、水污染整治等活動,助推全民參與治水剿劣。
在溫州,志愿加入治水剿劣隊伍的群體還有很多。大到政府部門、企業單位,小到社區居民、環衛工人,溫州社會各界積極營造全民共治共享的氛圍。
在鹿城,白鹿洲社區15名退休女性志愿者、黨員,自發成立了南塘大媽護河隊。她們制定出一份詳細巡邏表,成為河岸邊一道靚麗風景線;
在龍灣,千余名職工志愿助力剿劣,成立108支職工護河志愿服務隊,對所在企業周邊河道整治和管理情況進行巡查督查;
在甌海,百堂“治水剿劣”巡回宣講、百場“治水剿劣”主題宣傳、百次“治水剿劣”志愿服務,提高了全區廣大群眾對“治水剿劣”的知曉率、參與率;
在樂清,柳市鎮老干部群體開展“夕陽紅”助力治水行動,各村老年協會的會員們每天對本村河道開展巡視,對污染河道行為及時制止和勸說;
在瑞安,全國首個鎮級環保協會——塘下環保協會充分發揮示范效應,通過舉辦活動,帶動企業認領河道,籌資治水……
與此同時,為增強市民治水剿劣的參與度,溫州市治水辦還聯合市民監督團,在全市范圍開展“走在治水剿劣第一線”督查活動,定期組織市民參與各項督查、體驗;利用“電視問政”“新政聚焦”等媒體監督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及時曝光問題,督促整改落實。
“治水剿劣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全民治水是溫州建立健全治水長效機制的題中要義,也是溫州重現清澈水鄉的根本關鍵。”溫州市治水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上下齊心、戮力攻堅,重點完善五大治水工作機制,確保剿劣成效進一步鞏固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