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白溪順流而下,穿過岔路鎮區,有一段非常美麗的河道,間隔近500米的兩道攔水壩中間形成了一個千尺清潭,河道兩側是整齊的石塊堆砌、水泥嵌縫的堤壩擋墻。河對岸,是郁郁蔥蔥的山巒,山腳下的樹林里,隱隱可見梅花村民居露出來的屋頂。清澈的河水中,隱約可見數尾小魚結伴玩耍,悠游而過,劃開一道道水痕,不時還能看見幾只水鳥掠過水面。
71歲的王加興從小在梅花村長大,對村前的這段河道再熟悉不過了。“曾經的白溪,也有清澈見底的時候,也是我們村民捉魚摸蝦的好地方。”王加興嘆道。由于上游企業、農村的各種污水都往白溪里排,河道中也有挖沙船日夜不停地采沙,河水也黃濁不堪,不僅魚蝦失去了蹤影,村民用水、出行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從兩三年前開始,岔路鎮堅持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大力開展“五水共治”。通過實施沿河截污納管、生態補水、河道清淤、生態修復、建立了河長制等綜合整治措施,白溪流域的生態水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特別是梅花大橋段,修建了攔水壩,兩岸堤壩擋墻重新進行了修整,河道也進行了平整,現在已經成為周邊村民晚上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在王加興的記憶中,梅花村雖挨著白溪,但村民的飲用水主要還是依靠打深井抽地下水。得益于攔水壩的建設,梅花村直接引入白溪水,沿著村內的溝渠穿村而過,村民可以在門前就能用清澈的白溪水洗衣淘米。“現在好了,新堤壩,特別是梅花大橋修好后,兩岸的風景好看了許多,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到河邊走一走。”王加興高興地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