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的日子,走在桃源花山坑河沿岸,聽著潺潺水聲,看著水面上映出的朱紅欄桿,還有偶然落入坑河的香樟落葉。婦女在特意開鑿的石板上浣洗衣物,岸上聊天長廊里老人們談笑著。這是記者在花山坑河旁見到的,人水和諧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畫面。
村民告訴記者,坑河的“華麗轉身”就發生在今年上半年。坑河是花山合作社唯一的內渠河,幾十年來任由歲月沖刷,“野蠻生長”。每逢夏季久旱,河水干涸,加之天氣燥熱,河道內淤泥積壓,雜草叢生,蚊蠅飛舞,散發出異味,沒人愿意靠近這個細菌聚集的地方。
去年,河道整治的浩大工程逐步啟動,村班子、街道、縣相關部門攜起手來,決心進行整治。工程投入520萬元治水資金進行綜合治理,疏浚,清除河底累積多年的淤泥,拓寬河面,駁磡堤壩,修建堤岸、圍欄。同時,沿河道鋪設污水主管網,截污納管。經過一年多的全面綜合整治,原本臟亂、破舊的河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白綢緞”。河道寬敞、水波蕩漾,白磚紅欄,嘩嘩的流水帶動了整個村的靈氣。兩岸亭臺整潔,村民們都愛來這聊天休息,享受著一陣陣水清風輕的舒適。坑河也因此成了桃源街道全力推進河道整治的成功案例之一。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證全街道的河水長清長流,街道以“清三河”為主抓手,以河道整治、項目建設為著力點,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確保治水順利進行。全體干部加入治水攻堅小分隊,將責任“背”在肩上,“綁”在腳上,“記”在心頭。嚴格把控350多個雨污排放口,努力爭創污水零直排區,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腳步;在全縣首推河道長效保潔服務外包制度,河道保潔人員定期對河面漂浮物進行清理;投入280萬元“剿劣基金”,發動并組織村社干部對各自村(社)小微水體自管自治。越來越多的人自發加入護水隊伍,讓水清起來,讓魚游回來,讓人水和諧帶動“潔美桃源”靚起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