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菜地以前是荒地,嚴重影響村容村貌,自從我種上菜后,既有菜吃,又好看,村里人都夸贊。”近日記者走進浦江縣前吳鄉前吳村老吳的家里看到,他家房子對面一角有一塊用原木色柵欄圍起來的小菜園,種著許多應季蔬菜,有青菜、蘿卜、九頭芥等,長勢喜人,菜園中間還有塊木制的“姓名牌”。老吳的菜園儼然成為前吳村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道小景觀。
浦江縣通過“美麗鄉村”建設達到了全域干凈、全域整潔、全域美麗。如何讓美麗村莊走向美好,提高村民參與家園“美的建設”,成為浦江美麗鄉村建設提升的一個課題。為此,浦江縣提出除池塘、文化禮堂、居家養老中心、生態洗衣房這鄉村四個標配外,又增添了新標配“美麗菜園”,以展現重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情懷。
農村危房治理、違法建筑拆除后,大多一時半會不會在原址重建,而拆了舊房異地批建和置換安置的,都騰出大片空地,加上一些空地空間有限、位置不佳,也不適合綠化。“我們鼓勵村民改成菜園,一來少了經費投入和后期維護的煩惱,二來村民對小菜園建設熱情高漲。”浦江縣農辦主任方守紅說。
除了老的宅基地,還有雜物堆放場所、雜草叢生的荒地,浦江村民用自己的智慧選材圍欄、造型設計,并進行色彩搭配,開辟成一個個“高顏值”的菜園。在檀溪鎮下宅村,這里的菜園讓人眼前一亮,只見300多平方米的菜園用空心磚圍成5個區塊,圍欄里種著綠色蔬菜,空心磚上種滿一串紅,紅綠相間有點“土”,也有點潮。村民走進菜園,隨手拔下一把青菜說:“我們自己種的菜,不打農藥,綠色又環保,什么菜成熟了,鄰居之間就互相送點,這樣村民的感情就更好了。”
“我們村的這個菜園要供應本村和附近5個村莊100多位老人食用。”巖頭鎮劉笙村黨支部書記陳戰民介紹,村里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在3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種上了蔬菜,這些菜由村里每個支部的100多名黨員種植,既節約了村里居家養老中心的開支,又提高了黨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為薄弱的集體經濟增加了一點小收入。
從無人問津的荒地、老宅基地,到花園般的菜園,浦江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小菜園正在經歷一場美麗蛻變,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正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紅利。浦江縣委書記施振強在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會上說:“建設美麗鄉村,需要宏觀與微觀并重,做到無處不精致。我們不僅要建設好鄉村,還要經營好鄉村。村旁的荒地,除了必要的綠化之外,還要不斷創新,將其建成既好看又能提供好吃蔬菜的菜園,讓我們的鄉村四季常青,風景如畫。”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