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項捷 陳伊言 通訊員 蔣碩漱)記者日前從景寧環境監測部門了解到,今年1月至10月,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6%;全縣共抽取105條河道檢測,覆蓋所有鄉鎮(街道),Ⅰ類水和Ⅱ類水占比98.1%。兩個“98%”,讓景寧的治水治氣成績搶眼。
這得益于今年初該縣的一項動員:景寧要勇當全省水環境、空氣環境治理的排頭兵。該縣提出,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實現全域基本剿滅Ⅲ類及以下水體。由此,全縣同步打響了一場包括城區截污納管、鶴溪河污泥濁水整治、全域斷面水質鞏固提升在內的“百日攻堅戰役”。
攻堅,就要盯住最難的。葉府前河是縣城內公認難治理的河道,沿河老居民區聚集,排污設施陳舊,河道兩邊線網密布。“百日攻堅戰役”開展后,昔日的“臟亂河”已煥然一新。“每半月一檢測,連續3個月,該河道水質均達到Ⅱ類以上。”鶴溪街道河長張存有說,下一步要進行河道水生態構建,打造濱河生態景觀。
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景寧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有效監測301天,監測結果全部為Ⅰ類和Ⅱ類;分布在全縣21個鄉鎮(街道)的34個交接斷面及15個常規監測斷面水質,也全部達到Ⅱ類以上。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對景寧這個工業占比極小的生態縣來說,要讓空氣變得更清新,就要緊盯交通帶來的煙塵和生活廢氣。今年,景寧查處揚塵過大的運輸車輛80余輛,完成餐飲油煙排放單位整治197家,淘汰黃標車1378輛;通過煤改氣、煤改電和清潔能源替代,淘汰燃煤鍋爐24臺……以省低碳試點縣建設為契機,景寧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抓好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工作,嚴格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
目前,景寧全縣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見行動,努力打好最美生態牌。該縣提出,要在全省“大花園”和麗水創新區建設中加快打造民族風情特色園,用好生態資源稟賦和民族資源優勢,讓畬鄉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