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黃巖區生活源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投資1100萬元,自去年10月運營以來,在垃圾分類、資源再生以及無廢城市創建的過程中,連通縣鄉兩級、源頭與末端、線上與線下,發揮了重要紐帶作用,有力地承載了當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該中心運行以來,累計回收各類可回收物305.5噸,暫存有害垃圾10噸,通過有資質企業完成處置5.5噸。
把握供與需,健全“兩定四分”保障
緊跟所有住宅小區、核心商圈、主次干道生活垃圾實施“撤桶并點”步伐,抓住產能擴充契機,科學設置可回收物分揀打包中心和有害垃圾暫存中心。以13個鎮街暫存點為節點,優化物流運輸時間和線路,配備8輛專業運輸車輛,串聯全區所有集中投放點位,構建起前端投放、中端運輸、末端處置的閉環流程體系,并形成有數據、有統計、可溯源的全流程監管,有效避免混收混運,為生活垃圾“兩定四分”提供充分的終端保障。目前,中心可回收物月均回收38.1噸,同比增長11%,有害垃圾月均回收0.75噸,同比增長50%。
踐行智與質,打造“兩網融合”樞紐
以“綠色、智能、承載”為建設運營理念,采用智能化手段,補齊再生資源體系運行短板。投入全自動智能化設備,應用最新的互聯網、大數據和AI等技術,科學計算、規劃布局生產運營物流脈絡,生產運營效率提升30%以上。優化大件垃圾處置系統工藝流程,通過GI智能控制系統,高效結合重型鏈板輸送機和雙軸剪式破碎機模塊,實現大件垃圾日均處置能力8噸以上。構建可回收物線上積分交易系統,全面承載垃圾分類線上運維能力資質,主打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廢舊家電預約上門回收,其中,主城區范圍實現20分鐘內回收。已累計開展服務600余次。
融匯行與知,搭建“兩山理念”窗口
依托現有環境和設施,打造“循環再生”場景,設立宣教展示、互動體驗、舊書循環、舊物改造等四個區塊,廣泛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整合可觀性資源,以“垃圾分類就是新風尚”為主題,采用聲電、多媒體、情景體驗等方式,生動展現再生資源從“廢”到“寶”的過程。打造青少年的活動科普地,勞教結合,寓教于樂,組織學生開展實地參觀、趣味游戲、創意DIY等活動,涵養環保節約意識。完善垃圾分類督導員職業資格統一培訓、考試相關制度設施,創設多維度模擬場景,探索高階督導員培訓,以點帶面推動全民文明素養提升。目前,已培訓持證學員300余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