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為有效破解餐廚垃圾監管難題,永康市緊扣數字化改革脈絡,因地制宜挖掘數據潛能,著力深耕源頭減量、中轉運輸、末端處置三大環節,創新打造餐廚垃圾全流程監管數字化應用,建立可監控、可預警、可追溯、可評估的餐廚垃圾閉環監管模式。截至2023年7月,與全市各類餐飲單位簽訂收運協議2500余份,簽約覆蓋率達98%;累計收運餐廚垃圾5.3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特色場景源頭減量6.44%;餐廚垃圾監管效率提升65%、預警信號準確率達100%,有效破解餐廚垃圾監管處置難題。相關做法在《浙江政務信息(專報)》第1347期刊登。
主要做法
針對源頭、中轉、處置三大環節中各餐飲單位、收運企業、處置終端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監管不暢等問題,永康市致力打通數據壁壘,從“數字碰撞”“數智分析”“數治支撐”“高效利用”“降本增效”五方面協同發力,推進整體智治。
精準摸排,數字碰撞筑牢基層底座
依托市“無廢永康”協同應用,迭代升級原餐廚垃圾監管功能組件,打通市場監管市場主體管理、民政數字門牌等政務系統,集成行業主體注冊、經營信息、位置等數據,打造餐廚垃圾管理共享數據庫,橫向對接“陽光廚房”“雪亮工程”“無廢細胞”等政府工程,接入餐飲服務單位(如賓館、飯店、企事業單位、學校食堂)后廚、周邊視頻監控數據,打造全域餐廚垃圾源頭監管中樞,實時監管餐廚垃圾產生、投放、收集行為,提升監管效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餐廚垃圾收集全域高效、統收統管。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定期推送新注冊經營商戶數據至系統平臺,平臺接收數據后結合歷史簽約賬戶進行數據清洗比對,通過數據碰撞自動生成未簽約預警清單,徹底改變以往逐家逐戶上門排查方式,從源頭上解決底數難摸清的問題。。
高效收運,數智分析重鑄收運鏈條
長期以來,垃圾清運車輛“走哪收哪”,漏收錯收,垃圾歸集時間長等問題時有發生,為解決垃圾收運難題,提升收運效率,永康市借助數字改革東風,拓寬智慧賦能應用,智能規劃收運路線,實現高效收運。
餐飲單位可通過“浙里辦”(或微信小程序端)“無廢永康”協同應用平臺“預約回收”欄進行在線申報,填寫餐廚垃圾數量、區位等信息,一鍵預約下單。平臺根據已簽約單位分布、預約下單情況和收運車輛數量、收運時間等限制條件,科學規劃收運路線,結合實時交通情況,避開擁堵路段自動優化生成區域最佳收運路線,保證路線實時最優化。同時,平臺將提前向商戶推送預計上門時間信息,減少車輛停留等候,提高收運效率。
圖1 永康市餐廚垃圾智能監管
破窗監管,數治支撐打破密閉盲區
綜合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將餐廚垃圾清運車輛全數納入平臺監管,以車輛為基礎維度通過車載GPS定位、油耗監測、車載稱重、視頻監控等硬件設備進行數據采集,統計車輛當日收運次數、收運總量、應收和實收企業數量、任務完成率、收運偏差比、里程等數據。統一管理車載抓拍圖片并進行識別分析,杜絕收集過程中有混收、摻水、少收等違規行為,實現收運過程可視化,由事后監管向事中預警轉變。
高效利用,創新驅動實現資源循環
永康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中心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污水處理+沼氣利用”組合工藝對全市餐廚垃圾進行處置。餐廚垃圾含油量較高,通過提煉濃縮制備后,可制成生物柴油等衍生產品,廣泛應用于能源、工業領域。垃圾組分中富含有機質,經除雜、除油等工藝后,可厭氧發酵制備沼氣,用于提存生物天然氣、發電和產熱,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目前,該處置中心資源化利用率達7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圖2 餐廚垃圾處置工藝流程圖
設施共享,降本增效強化要素保障
餐廚垃圾源頭分類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分類不準確的情況,餐廚垃圾經輕物質分離后會分出餐巾紙、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等固體殘渣,同時厭氧發酵環節也會產生沼渣,此部分次生垃圾處置所需環保成本較高。永康市從垃圾統籌處置原則出發,餐廚垃圾處置中心選址毗鄰市生活垃圾焚燒廠,且運營方同屬于偉明環保,可共享環保設施,充分發揮區位協同優勢,有效降低投資、運營成本,實現物質、能量雙向高度協同。
圖3 永康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中心
特色亮點
整體智治,服務全域化
永康以“整體智治”理念為引領,綜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手段,充分撬動數據資源聯動配置,打造全市餐廚垃圾全域監管一張網,實現產生單位覆蓋率98%,提升收運服務水準,有效節約收運車輛停留等候時間40%,收運服務效率提高62.7%。
數據賦能,監管精準化
平臺運行以來,已接入各類工況信息,實現清運車輛全程可視、垃圾流向精準跟蹤、處置過程透明可控,餐廚垃圾監管效率提升65%、預警信號準確率達100%。同時創新打造源頭減量特色場景應用,建立特色行業減量指數模型、場景餐廚垃圾產生量曲線,精準量化減量成效。截至2022年9月,試點運行的22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餐廚垃圾產生量環比下降6.44%。
多元利用,處置生態化
處置中心采用厭氧菌群協同工藝,將餐廚垃圾消化成“油”“水”“渣”,其中“水”“渣”可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用于提存生物天然氣、發電或供熱,實現能量循環協同;“油”及回收而來的地溝油經系統處理制備成工業粗油脂進行銷售,推動低碳減排,真正實現餐廚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