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垃圾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垃圾分類成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垃圾分類涉及到諸多因素,如社會文化、素質教育、信息監管等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手段來加以落實,其中,信息監管是重要途徑之一。
常山縣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開始應用垃圾分類監管系統,該監管系統符合底層設計、智慧化監管、無斷層管理、長效化管理的要求,通過采集各地基礎數據信息,并與物聯網設備實時連接、構建智慧分類,實現全縣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回收、運輸和處置的全過程動態監督管理。
本系統整體架構主要分為四層,設有物聯底座、數據中臺、數據服務和駕駛艙,形成區縣垃圾分類業務運營支撐環境。
物聯網底座
物聯網底座主要負責所有物聯設備的數據集成,接收物聯設備感知數據及下發對物聯感知設備的控制參數,實現數據中臺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采集,目前主要支持設備包括人員定位、車載設備、各類傳感器、視頻設備等物聯設備。
數據中臺
數據中臺作為垃圾分類系統的基礎設施,承載了整個系統的數據全過程管理及輸出,實現環衛作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置等業務全過程的數據管理,并進行數據接入、清洗、治理,形成數據共享中心,并對歸集數據進行質量和分析,給垃圾分類提供決策依據。
數據服務
通過數據中臺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處理,為應用提供支撐,形成數據服務,主要包括環衛作業、垃圾收運、處置監管,提供閉環的數據服務鏈。通過對各個數據服務的整合,同時也形成垃圾分類一張圖區域管理模式。
駕駛艙
駕駛艙將垃圾分類各環節大數據以可視化方式呈現,清晰了解各業務經營現狀及目標完成進度,隨時隨地傳遞業務變化信息,掌握業務狀況,深入分析變化原因,推動決策執行。
常山縣垃圾分類信息監管系統是“垃圾分類+科技”的有效結合,以數字化轉型為牽引,加快提升垃圾分類監管智慧化水平、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全程監管和動態跟蹤,推動省、市、縣三級垃圾分類信息共享,助力政府針對垃圾分類治理相關決策,有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行穩致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