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椒江區推行全域垃圾分類“兩定四分”,全區共建設1987個智慧垃圾分類亭,形成100%覆蓋城鄉全流程閉環、全鏈條數字賦能的智慧治理體系。
搭建平臺,實現全維全息監管
椒江區借勢城鄉全域推行垃圾分類“兩定四分”模式,通過廣建亭、補短板、促閉環、抓實效的工作態勢。目前已完成垃圾分類一張圖、基本信息管理、分類投放監管、分類運輸監管、分類處置監管等十大功能。共對1287個分類亭、388個住宅小區、381輛分類運輸車的數據接口打通和數據上傳,全域數字化賦能監管基本形成。
體系管理,形成共享共管機制
平臺以“1+5+N”架構分享管理和使用權限。1:臺州市分類辦掌握平臺管理使用最高權限,統攬全市垃圾分類用戶端、投放端、運輸端、處置端全部信息數據,宏觀管理、實時監管,對數據統計變化,監測異常發布指導意見。5:分為“縣市區-街道(鎮)-社區(村)-綜合執法中隊-物業企業-第三方運行單位”五方管理架構,縣市區級統攬轄區全部信息,實行區域數據綜合管理,街道(鎮)、社區(村)、中隊、物業、第三方根據各自權限,實現數據共聯共享共管共治。N:志愿者、城鄉居民作為使用端,可實時瀏覽政策信息,點位運行情況,參與宣教活動、現在答題、兌換獎勵積分等,調動垃圾分類參與積極性,體現垃圾分類的參與率,知曉率情況。
多跨協同,搭建閉環流程
對中轉站、運輸車輛、分類終端的實時狀態、異常行為等進行綜合監管,實現分類運輸過程管控合一;統計各環節違規信息,形成臺賬,生成考核工單,由綜合執法局、志愿者服務、生態保護、社會綜合治理、居家養老等多跨部門系統協同處理;根據系統算法,實時分析垃圾分類的各關鍵指標,如全域分類準確率、無害化處理率等,實現垃圾分類質量科學評價和工作指導;建立全域積分換算機制、企業和個人垃圾分類信用評價機制,開展“線上商城”等便民服務。真正做到垃圾分類全鏈條信息化監管,溯源到戶、中端可追蹤、末端可監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