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們所產生的生活垃圾數量與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臭氣熏天、污水橫流,這是大部分人對生活垃圾中轉站的刻板印象。如今,這個問題在桐鄉得到了有效解決。
自2019年桐鄉市市區啟動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工程以來,目前,主城區生活垃圾中轉站均已完成改造提升。改造后的垃圾中轉站,垃圾處理變得更加高效、現場環境得到了顯著提升。
密閉式卷簾門緩緩升起、風幕機開始工作除味、垃圾收集車輛駛進中轉站傾倒垃圾、植物液噴淋系統噴灑液體除去異味……在位于桐鄉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中心內,來自市區的垃圾處理車正陸續駛來傾倒垃圾。相比以往,垃圾傾倒車間內,新增了多個除臭設備,雖然現場氣溫超過30℃,但異味的確降低了許多。
改造完成后,生活垃圾分類中心內增加了密閉式卷簾門、風幕機、負壓光催化除臭系統等設備,通過設備的提升,實現垃圾異味更快分解外溢,不在中轉站內部凝結。與此同時,針對垃圾中轉站內的污水,也實行了統一密閉收集處置,不流進城市污水管網,實現了處理更環保。從早上5點半到傍晚5點半,生活垃圾分類中心一天的開放時間長達12個小時,每天的垃圾清運量近60噸,幾乎達到整個市區生活垃圾日產生量。
而針對垃圾收集車管理、中轉站壓縮設備提升等內容,桐鄉早在前幾年便實現了垃圾收集車的統一管理,嚴禁滴冒跑漏車輛進站,同時還在車上統一張貼了垃圾種類標識。
同時,生活垃圾分類中心還是是一座集有害垃圾分揀貯存、可回收物分類打包、易腐(餐廚)垃圾中轉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垃圾中轉站。各鄉鎮部分有害垃圾經市分類辦要求,封裝打包后中轉至益民公司進行暫存,等待有效處置。桐鄉市2019年度有害垃圾收集量達80噸,處置量達50噸。2019年8月,桐鄉在定時定點回收可回收物的基礎上,在全國縣市中率先與支付寶合作,上線推出的“桐拾袋”,日均接單量在20單左右(峰值時近百單),回收重量近1噸。截止目前,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實現了市區機關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和各類學校全覆蓋,日均回收各類可回收物約5-6噸(峰值時近15噸)。
生活垃圾分類中心內有一塊占地1000平方米的易腐(餐廚)垃圾中轉基地。目前市區的易腐(餐廚)垃圾收運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對于易腐(餐廚)垃圾產生量較多的單位,用易腐(餐廚)垃圾壓縮車收集后直運易腐(餐廚)垃圾處理廠;另一種是對于產生易腐(餐廚)垃圾較少的小餐飲店,通過“以桶換桶”方式,將易腐(餐廚)垃圾先收運至茅亭浜易腐(餐廚)垃圾中轉基地進行“消毒+除臭”,然后過磅計量,最終運往處置企業進行回收在利用。目前市區共有易腐(餐廚)垃圾回收簽約單位1440余家,每天收集轉運易腐(餐廚)垃圾約55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