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市城鄉生活垃圾精準分類的主陣地、主戰場,吳興區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垃圾分類創優專班工作小組統籌推進,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標準,以全覆蓋推進為切入點,以特色亮點打造為主抓手,以“3+4+3”為目標,在“試點小區重點推動、單位垃圾強制分類、示范街區創建”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深入推進我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創優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成立垃圾分類創優專班工作小組
垃圾分類創優專班下設6個常設組(綜合管理組、宣傳培訓組、城鎮推進組、農村推進組、源頭減量組、執法監督組),11個行業監管組。
(一)6個常設組
1.綜合管理組
工作職責:負責牽頭日常綜合協調工作管理;負責牽頭收發文承辦和文件管理;負責牽頭會議保障工作;負責牽頭工作進度、重要信息、統計資料匯總;負責牽頭工作計劃、總結、綜合性材料的起草工作;負責牽頭來信來訪承辦工作;牽頭編輯出刊《吳興垃圾分類》簡報;牽頭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2.宣傳培訓組
工作職責:編制年度宣傳計劃,并組織實施;聯系、協調新聞單位進行宣傳報道;組建一支培訓講師團、多支屬地志愿者隊伍深入推進“八進”活動,創建各類垃圾分類宣教陣地;挖掘報道垃圾分類先進個人、單位、物業、社區等典型案列,推動全社會共治氛圍。組織實施“文明風尚專項行動”,推進“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3.城鎮推進組
工作職責:負責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方案、試點方案及重要制度的調研、起草工作;編制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對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檢查、考核;負責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指導開展示范小區的建設工作,并做好檢查考核工作;建立居民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完善分類投放設施設備,加強驛站監管,提升分類實效,推進“二定四分”模式全覆蓋,完善提升街面定時定線收運;完成省級各類城鎮創建任務;協助生活垃圾各行業監管組的相關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4.農村推進組
工作職責: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案、試點方案及重要制度的調研、起草工作;編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檢查、考核;負責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指導開展示范鄉村的建設工作,并做好檢查考核工作;完成“四定四分”處置建制村、建城區外市級標桿村全覆蓋,完善村級垃圾收集房設施、收運設備等,提升分類實效;協助生活垃圾工作行業管理組的相關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5.源頭減量組
工作職責:牽頭組織實施“源頭減量專項行動”,落實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規定,推進限塑禁塑行動,限制或禁止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利用;牽頭完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認定標準;開展“過度包裝”專項整治,推廣使用綠色包裝材料;牽頭調研、完善一次性消費用品管理辦法;編制生活垃圾分類發展規劃;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6.執法監督組
工作職責:制定垃圾分類執法處罰專項工作方案,開展全域垃圾分類全流程的專項執法行動,建立巡查機制,開展日常巡查,配合處理投訴舉報,及時查處不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違法行為。
(二)十一大行業監管組
1.黨政機關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區級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各區級黨政機關負責其下屬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單位食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2.教育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進學校、入課堂”長期規劃;組織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教育“進學校、入課堂”年度計劃;負責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單位食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3.醫療衛生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醫院、血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等衛生醫療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單位食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4.住宿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賓館(酒店)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賓館(酒店)、民宿等住宿場所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消費品,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5.餐飲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餐飲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餐飲行業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推廣自助點餐計量收費,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6.商超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商場、超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超市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培育回收企業,布設回收站點,加快分揀中心建設,建立線上線下回收渠道,實現3公里半徑輻射面的全覆蓋;推動城鄉環衛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兩網融合”,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7.金融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所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服務行業單位(含下設非法人企業和經營場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8.工業企業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工業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單位食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9.郵政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郵政、快遞等提供郵政速遞服務行業的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開展行業“過度包裝”專項整治,推廣使用綠色包裝材料;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10.市場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所有農貿市場、糧油批發、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等專業市場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鞏固放心農貿市場,推廣實施凈菜進城、果蔬菜皮就地處理、使用可降解購物袋;農貿市場推廣使用菜籃子、布袋子;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11.國企行業監管組
工作職責:負責全區國有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各國有企業負責其下屬各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指導、監管及考核;在單位食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完成本行業垃圾分類典型標桿亮點打造;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垃圾分類創優專班工作規則
1.建立主任辦公會議制度,研究、決定重大事項。
2.各組應當編制工作計劃,經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后實施。
3.各組制定的各類方案、重要制度,凡以領導小組或辦公室名義行文下發的以及各行業主管部門或多個部門聯合行文下發的,需由主任辦公會議研究后實施。
4.以領導小組或辦公室名義開展的重大活動、重要會議應事先報備宣傳組,做好各項報道工作。
5.各組應當按要求及時向綜合組報送工作進展、重大信息和數據統計。
城鎮垃圾分類示范點創建
為營造“人人全知曉、戶戶全參與、分類全精準、宣教全覆蓋、設施全配套”的“五全”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樹立設施到位、制度明確、氛圍濃厚、實效明顯的精準分類示范點創建,達到“模式示范、成效示范”的效果,打造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精準分類示范小區、街區。
1、確定創建試點名單
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設一個達到“人人全知曉、戶戶全參與、分類全精準、宣教全覆蓋、設施全配套”的“五全”示范點。形成學士府、新華府、星海名城等11個小區,衣裳街、潘家廊2條商業街區以及新建小區生活垃圾高標準分類的“11+2+N”示范點創建目標任務(詳見附件1)。“11”即城鎮創建11個示范小區;“2”即城鎮創建2條示范街區;“N”即新開發建設交付的小區,從源頭上做好各類分類設施建設。各創建點由屬地制定創建實施計劃方案,加快推進在設施建設、分類模式等方面的全面提升,12月中旬統一進行考核驗收。
2、統一創建標準建設
(一)硬件設施達標
在小區出入口設置溫馨提示牌、分類指引牌等設施,集中建設的垃圾分類設施選址要合理,打造成“一房一站”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建設,面積老小區不少于100M2,新建小區不少于200M2(街區參照執行)。
1.“一房”即垃圾分類房。按照日產生活垃圾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以標準統一的模式集中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房,內含分類體驗站、易腐垃圾站、大件垃圾站等功能。分類房做好通水、通電、排氣、清洗排污等設施配套,并在小區內全面落實撤點撤桶,引導居民自覺分類投放。分類房內部保持干凈整潔,確保“日產日清”,外部配有宣傳內容、服務電話,標識標牌準確無誤。生活垃圾分類房具備以下功能:
(1)分類體驗功能:生活垃圾分類房內開展垃圾分類宣傳,設置分類指引牌;定期開展分類輔導,介紹本小區精準分類模式;設立分類投放互動體驗設施,增強趣味性。
(2)分類投放功能:生活垃圾分類房涵蓋小區四分類自行投放場地設施,設置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自行投放的分類細分桶或智能設備。
(3)易腐垃圾收集功能:分類房內劃定易腐垃圾集置區域,做好封閉圍合,做好通風、除臭、排氣,內部保持干凈整潔。
(4)大件垃圾收集功能:合理設置大件垃圾投放點,內部合理安排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的堆放場地,四周做好圍擋,堆放垃圾不高于圍護高度,做好及時清運。
2.“一站”即資源回收站。結合生活垃圾收集房設置可回收物回收站,用于舉辦可回收物回收及居民積分兌換等活動,活動站點要張貼告示牌,告示回收時間、回收種類、服務電話、兌換標準等信息。
(二)隊伍建設定責
由鄉鎮街道牽頭,建立“黨委書記總負責、社區書記總牽頭、六大員運行”隊伍建設,并在小區宣傳欄進行張貼公示。
1.黨委書記總負責:示范小區(街區)創建工作總負責人由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擔任,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示范點開展生活垃圾精準分類示范創建工作。
2.社區書記總牽頭:示范小區(街區)創建工作總牽頭人由社區書記擔任,并成立由物業、業委會及第三方運營單位成立精準分類專班,整體協調配合開展垃圾分類各項工作,切實配足工作人員,理順各方主體的分工職責,指導開展宣傳輔導、監督檢查、月度評比等垃圾精準分類工作,形成可持續的日常監管體系。
3.六大員日常運行:根據小區開展垃圾精準分類相關工作需要,由分類專班配置六類人員,定人定點、定時定責,在小區進行公示。
專管員:負責小區日常易腐垃圾收集及分類宣傳工作,嚴格管控好易腐桶、細分桶內不同垃圾投放質量,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不正確情況進行分類輔導。
監督員:由社區安排工作人員每天不少于2次對小區分類投放情況進行巡查,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查、核實、處理,并督促問題責任人落實整改。
回收員:每周開展不少于1次的可回收物回收活動,回收現場組織好秩序,避免喧嘩,回收結束保證現場整潔,兌換的物品根據季節、居民需求合理安排。
宣講員:定期組織宣傳培訓,每月開展不少于2次垃圾分類現場宣傳或培訓活動。
引領員:由小區居民內全體黨員、“兩代表一委員”,以及分類示范戶代表組成(示范戶代表一般以戶主為準),引領員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做好家庭內部垃圾分類的前提下,給予街坊領居的垃圾分類進行指導、宣傳。
清運員:每天及時清運小區生活垃圾,合理安排清運時間,將垃圾運至接駁點,保持各點位清潔衛生,不影響小區居民正常出行。
(三)創建機制完善
1.小區物業管理與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治理機制。
(1)小區公約約束機制:由分類專班結合小區實際,整理出小區垃圾分類居民公約,同時要求簽訂承諾,以及不履行承諾的相關處理方式。
(2)積分管理運行機制: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采用以“投放可積分,積分可兌換”的積分制管理方式,提高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每日正確投放一次易腐垃圾得一個綠積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稱重獲得相應藍積分,由運營單位組織每周不少于1次的可回收活動,并提供居民積分兌換。
(3)樓道評比公開機制:社區每個月一次對單元住戶投放情況進行評比,并公示各戶分類投放次數和成效,分別以笑臉、鼓掌、哭臉三個檔次予以區別,并由社區牽頭組織專管員、引領員等進行上門入戶宣傳輔導。
(4)獎勵處罰激勵機制:由分類專班制定獎懲制度,評選各類分類示范,結合示范點實際采取實物獎勵、頒發榮譽稱號等激勵措施;對于不配合不響應垃圾分類的居民,由執法介入進行處罰,并在小區內對垃圾分類后進家庭戶進行公示。
2.示范小區(街區)創建機制。
(1)考核驗收:區分類辦制定示范創建考核細則,由區人大牽頭于12月15日前逐一進行考核驗收,考核成績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獎補資金按考核等次確定。
(2)督查排名:由區人大組織區督察組、區分類辦對垃圾分類示范點創建工作定期開展督查排名,結果進行全區通報,督查成績納入驗收考核成績并與資金獎勵掛鉤。各類督查中發現的問題由專班牽頭整改落實,整改后報區分類辦復查,連續兩次復查不通過,約談垃圾分類總負責人。
(四)智慧管理推行
在積分管理的基礎上,聚焦生活垃圾投放智慧化管理。充分發揮第三方數據平臺,收集各戶垃圾投放數據,實時反饋分類減量情況,實現家庭分類查詢及上門預約服務等,方便日常生活,打造樣板社區。
3、加強創建保障措施
(一)資金支持。由區財政和區分類辦統籌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對示范點創建給予資金支持,加快推動垃圾分類典型建設。凡一次性通過考核驗收的獎勵20萬元,專項獎勵視考核驗收名次另行補助。凡一次考核不合格再次復核通過的取消專項獎勵,再次復核不通過的取消示范創建資格。獎勵資金由鄉鎮街道統籌使用于垃圾分類工作。
(二)一點一策。由社區牽頭制定示范點位的創建方案,明確創建目標任務、工作方式舉措、推進計劃節點、宣傳考評機制等,結合實際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凸顯特色的分類模式。
(三)教育宣導。統籌各類“文明+”創建,聯合社區開展各類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培訓活動,挖掘特色亮點、提煉工作經驗,運用手機等現代技術手段,隨時隨地開展宣傳教育。一是加強對物業企業、運營單位、“六員”隊伍等重點人群的宣教,使垃圾分類工作人員精通分類工作;二是加強物業、業委會配合,助推工作人員在轄區內順利開展垃圾分類活動;三是加強黨員、公職人員帶頭引領,多渠道組織參與各項有關垃圾分類的公益活動;四是提升垃圾分類宣傳氛圍,對不分類的居民行為及時制止,并勸導居民正確投放。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