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問題已經成為城市化進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之一。垃圾分類不僅涉及環保問題,對于城市的管理和人民的生活質量都有重大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從事垃圾分類工作的人員,既是推廣者、也是實踐者。在干窯鎮東鼎名人府邸物業中,有位名叫何建華的物業經理,他有著非凡的工作經歷和垃圾分類創新實踐。
多思考,垃圾分類有門道
何建華在垃圾分類方面有著多年的經驗。他曾積極參與干窯鎮的試點工作,并在嘗試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居民不愿意進行垃圾分類,缺乏分類知識等。作為物業經理,何建華了解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影響,因此,他開始思考如何引導小區居民接受并習慣進行日常垃圾分類。
想辦法,物業社區齊助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何建華深入群眾,傾聽社區居民的想法,發掘居民需求。他很快意識到居民不了解垃圾分類規則、分類投放地點以及垃圾分類實際運作情況。為讓居民將垃圾分類理念入心入腦,他首先協助社區組織了一些專業的講座和培訓,并挨家挨戶發放垃圾分類折頁以提高居民的垃圾識別能力和分類意識。在他的規劃和助推下著手建造了小區垃圾房,為他們提供便捷的垃圾分類站點,使居民可以輕松地區分垃圾類型并進行處理。
重管理,制定流程養習慣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分類質量,何建華整理了易于理解的分類流程,并安排小區保潔進行日常管理來輔助垃圾分類,同時借助垃圾分類積分系統進行全面的監控和管理從垃圾產生到回收的整個過程,使垃圾分類過程更精準、高效、環保。居民只要將垃圾分門別類放進指定的垃圾桶里,在獲得可以兌換日用品積分的同時,也能讓居民養成良好習慣。
收成果,堅持分類環境佳
何建華的創新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積極支持和認可,垃圾分類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物業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蒸蒸日上,該小區獲得了“高標準小區”的殊榮。他的優秀工作和多年來的垃圾分類實踐不僅得到了社區的表揚,也被其他小區物業管理單位借鑒和推廣學習。
何建華的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垃圾分類不是單純的日常生活瑣事,需要全體居民乃至全社會的參與和合作。同時,物業管理單位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管理優勢,綜合考慮特定社區的垃圾管理需求和居民特點,逐步推廣垃圾分類知識和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垃圾管理問題,維護好小區生態環境,還居民一個舒適宜人的生活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