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深入,垃圾分類運營管理的細分要求逐步提升,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打造的垃圾分類領域“無人化"智慧分類亭成為回應無人化階段服務場景的時代答案。近日,嘉善縣大云鎮首個垃圾分類“無人化”智慧分類亭現身大云鎮翰峰云邸小區。人臉識別、自動稱重、自動破袋,首次實現智慧分類亭“無人化”運營管理。
突破創新,科技升級
垃圾分類“無人化”智慧分類亭使用機器人技術,外部由“小納”AI督導機器人值守,通過智能語音提醒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并實時記錄清潔屋垃圾投遞口附近的異常情況;內部智能裝置“各行其職”,居民投放垃圾時,將整包易腐垃圾投入投口,智能裝置將垃圾袋自動提拉破袋,AI自動識別分類投遞行為。充分融合機器人技術、自動化裝備、AI人工智能算法,服務覆蓋整個垃圾分類場景,通過智慧站房設備升級,助力“無人化”模式落地,首創四無“狀態:無固定值守,無現場換桶,無接觸破袋,無環境污染。
高效投放,居民更便捷
只見居民拎著易腐垃圾過來,在分類亭前通過人臉識別后,柜門自動開啟,她將垃圾投入對應垃圾桶后,投放點柜門會自動關閉,全程智能自動化推進,既便利,又干凈。這種智慧“無人化”垃圾分類亭不僅面積大、款式新穎,而且還配備了可以無接觸投遞垃圾的掃碼、刷臉、刷卡開門功能,“我只需要站在這個屏幕前刷一下臉,選擇需要投遞的垃圾種類,垃圾投放口就會自己打開,根本不需要接觸到垃圾桶,這個門一會還會自己關上,真的是太方便啦!”體驗過刷臉投放垃圾后,小區居民興奮地說。全程無接觸式投遞,分類體驗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自動換桶,聯動投遞更科學
自動破袋后,分揀裝置會將外包裝袋移動至其他垃圾桶中。利用智能換桶傳送裝置,移動傾倒機器人根據位置、桶滿溢狀態、分類質量評價結果、投放峰谷時間段等綜合算法智能選擇垃圾桶,無需人工頻繁換桶,同時基于超聲波高頻次監管滿溢狀態,調整傳送并聯動收運工作。
不同于傳統的垃圾房,“無人化”智慧分類亭具有自動稱重、溢滿警報、監控回溯等功能,不會滲漏和產生異味,避免了二次污染。同時,監管人員可進行線上全天監督,實時查看垃圾房相關數據及設施工作狀態,保障垃圾分類工作有效運行,并且通過智能終端信息平臺分析掌握居民的垃圾分類參與率、投放正確率,為今后進行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