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在北白象鎮(zhèn)國力茗都小區(qū),陳劍雷和往常一樣一一檢查小區(qū)的垃圾分類設施狀況、分類容器的投放情況,認真記錄下需要整改的問題。“你們小區(qū)已經創(chuàng)建成為省級高標準示范小區(qū),但在‘回頭看’中發(fā)現(xiàn),一些細節(jié)還要注意。”檢查完畢,陳劍雷將記錄單交給物業(yè)管理處,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處理。
陳劍雷是北白象鎮(zhèn)環(huán)衛(wèi)所副所長,也是垃圾分類宣講師。在多個環(huán)衛(wèi)相關崗位將近8年時間的鍛煉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與垃圾分類這項工作結緣,要從2018年說起。
2018年下半年,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市范圍啟動,陳劍雷所在的辦公室內只有兩個人,因宣傳工作所需,兩人經常手拿宣傳單頁,身穿紅馬甲,穿梭在北白象大街小巷中,向各社區(qū)、企業(yè)和學校宣傳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當時的垃圾分類在樂清算是新興領域,許多村民對垃圾分類并不了解,特別是垃圾桶放置的位置常常引起爭論,但他認為老百姓的態(tài)度可以理解,所以總是不厭其煩地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對照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先進做法,把垃圾分類的理念帶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4年前,北白象鎮(zhèn)垃圾分類宣傳工作進入新階段,專業(yè)的垃圾分類宣講師也成為工作推進的關鍵所在,但是上哪兒找這樣的人選呢?找不到,那就自己上!當時,陳劍雷得到一個契機前往杭州學習垃圾分類宣講內容,這次學習讓原本對宣講一竅不通的他來說大開眼見。“原本我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僅限于分類的類別,在那次培訓中,我才了解要想把理念講進人心,不僅需要專業(yè)能力,更需要用心的情懷。”陳劍雷說。
學成歸來,為做好宣教工作,在閑暇時間,陳劍雷積極尋找有關宣講技巧的文章以及視頻進行學習,同時自學制作PPT,將日常拍攝的與垃圾分類相關的照片進行整理,一邊總結垃圾分類工作中的想法,一邊通過網絡學習其他地區(qū)的成功案例,形成了自己的宣講風格。2020年,陳劍雷正式作為垃圾分類宣講師出現(xiàn)在各個宣講活動中。面對不同的受眾,陳劍雷也會調整宣講內容,比如針對學生或者老年群體,他會用大量的圖片代替復雜的內容,以通俗易懂又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講解,讓更多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
從最初的宣傳員到宣講師,陳劍雷在身份轉變的同時也克服了種種壓力。“這項工作與想象的不一樣,要學的東西有很多,我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掌握。有付出,也有收獲。在剛接觸垃圾分類初期,我從靠生活常識分類到掌握垃圾分類的基礎知識,再到現(xiàn)在會深入思考垃圾分類相關的系列問題。”陳劍雷說。
如今垃圾分類的標準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垃圾分類的帶動者,他表示,將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垃圾分類事業(yè)揮灑青春和汗水,為創(chuàng)建“無廢北白象”“美麗北白象”貢獻智慧和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