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琴,1971年出生,現為文成縣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從2017年開始就一直致力于垃圾環保宣傳、愛心志愿服務、老齡關愛等工作,她不怕辛勞、踏實肯干、積極認真,對工作充滿熱情,時刻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掛在嘴邊、放在心上、付諸實踐,致力于提高偏遠山區群眾垃圾分類意識,普及垃圾分類操作知識,提升群眾垃圾分類能力,專業的分類知識和細致的服務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已累計服務時長4000多個小時,服務人數超過1000人。
堅持群眾為先,不計個人得失
對她來說,垃圾分類和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協會有活動安排她都是第一時間響應,活動中最累的活她也是搶著干,從不推脫。為了宣傳好垃圾分類、做好愛心志愿服務,她經常是“舍小家為大家”,犧牲周末陪伴家人的時間忙碌在宣傳和服務一線,在“司機”“宣講員”“理發師”“推拿師”等角色中切換自如,成了協會活動的主力,用飽滿的熱情和真誠得到了群眾和其他會員們的一致好評。
堅持務實肯干,力求盡責有為
推廣普及垃圾分類的起步階段是最難的,尤其是在文成這樣山區縣的一些偏遠鄉村,人們分類和環保的意識比較薄弱,怎么把宣傳標語和分類知識講到群眾心里去,她有自己的經驗,那就是“土話講知識,淺言說道理,帶頭做示范”的一套組合拳。每到一個村里,她都會用群眾身邊隨手可見的東西作為宣講教材,從群眾熟知的“菜葉子、布料子、塑料瓶子”等入手,一點點講清楚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的區別,并從身邊人著手講好垃圾分類的好處和環保的重要性,還經常自費購買教學道具和宣傳品,加深群眾對垃圾分類的理解,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她還積極參與社區和村里組織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發動群眾自建行動小組的志愿隊伍,勸說周邊居民注意垃圾的合理處置和準確分類,成為了周邊“愛環境、愛分類”的帶頭人。
堅持真誠服務,實現雙向奔赴
從社區宣傳到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無論是在各鄉鎮村社,還是在醫院廣場等地方,總能看見她活躍的身影。宣傳垃圾分類的時候,她總會盡可能為大家帶去愛心志愿服務,比如她會給留守老人按摩、剪指甲、測血壓血糖等等,還給困難的孤寡老人送去米油等慰問品,在公司里發起愛心捐助活動,為孤寡老人捐助愛心物資。她還積極守護環衛工人的健康,比如夏天她會在二新社區煮伏茶為環衛工人設立“清涼補給站”,還免費為他們送去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品等,獲得了環衛工人的真誠點贊。
成為垃圾分類宣講志愿者的這幾年,她是忙碌的,但她又是充實并快樂的。在她看來,每做一次環保宣講就像在別人心里點了一盞燈,點的燈越多,就會照亮更多的大地,哪怕100個人中只有1個人聽懂并付諸實踐,那也是對她來說最好的回饋了。趙秀琴用自己真誠的服務和無私的付出,為文成偏遠山村的村民們帶去垃圾分類的知識,凝聚大家保護環境的共識,努力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創造更美好舒適的家園。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