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堅持系統集成、重點治理、循序漸進、全民參與原則,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快遞包裝為重點,深入貫徹實施國家郵政局部署的綠色發展“9917”工程,推動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和循環化。聚焦綠色循環包裝制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環節,系統推進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管理,禁限一批難回收的快遞包裝制品的使用和流通,推廣一批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循環一批新型包裝和物流載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體系,規范廢塑料能源化處置,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協同治理體系,切實推動我縣快遞包裝治理走在前列,全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設的標志性工程。
我縣預計于2022年底,率先在電商、快遞企業全面落實快遞包裝治理工作要求,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快遞包裝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普遍推廣,普遍推行科學適用的快遞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模式。2023年底,快遞包裝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可替代產品產能基本滿足全縣替代需求,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發展模式。
主要做法
主要以易回收、可循環包裝制品為重點,推行綠色設計、引導市場化應用,建立綠色物流體系、創新管理模式,大幅提升綠色可循環包裝比例。
?。ㄒ唬┩七M綠色包裝生產、綠色快遞物流和配送體系建設。加強電商和快遞企業與商品生產企業的上下游協同,設計并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電商商品外包裝,建立健全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體系,探索構建郵件快件包裝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鼓勵電商企業推廣使用綠色可循環快遞包裝,鼓勵快遞企業以及第三方企業建立可循環物流配送器具回收體系。引導快遞企業通過與電商企業、第三方機構合作創新運行模式,擴大可循環快遞包裝箱應用范圍,循環一批新型包裝和物流載具,推廣標準化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
(二)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監管,加強政策引導,形成產業鏈、供應鏈前后貫通,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快遞包裝協同治理體系,加大快遞包裝治理的檢查力度,開展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專項檢查行動。推進產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大幅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鼓勵第三方企業進行向電商平臺投放可循環回收包裝,進行回收循環使用,以及快遞企業與電商企業建立實施綠色采購制度,優先采購綠色可循環快遞包裝。
(三)加強電商和快遞管理規范。完善快遞行業末端網點分揀、投遞工作流程和封裝操作規范。推動快遞企業完善內部規章制度,加強對電商等協議用戶和消費者使用綠色包裝產品的引導,推動相關企業建立快遞包裝產品合格供應商制度。發布一批可循環包裝綠色設計企業和產品名單,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引導生產企業按綠色可循環設計標準組織生產,提高產品可回收性。
?。ㄋ模┨剿鏖_展綠色快遞網點建設。探索建設一批規范化的綠色快遞網點,配備綠色紙箱回收站、垃圾分類設備、可降解快遞包裝袋、膠帶、可循環利用快遞包裝盒、新能源運輸車等節能環保工具。鼓勵電商平臺開展綠色消費活動,引導入駐商家使用環保可回收包裝,鼓勵快遞企業主動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包裝選項,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特色亮點
?。ㄒ唬┘涌焱七M綠色可循環包裝回收系統建設。一是推動試點電商平臺企業通過轉發名錄等方式,引導平臺內企業積極使用可循環包裝產品。二是強化試點寄遞企業建立相關信息對接機制,針對試點線路或試點區域的消費者,在訂單生成頁面提示消費者選擇使用可循環包裝,明示可循環快遞包裝價格、使用規則、回收方式等事項。三是鼓勵可循環包裝生產企業由“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建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和站點,建設互聯網綠色可循環包裝運營和監控平臺,完善信息收集、評價、報告和通報工作體系,實現回收信息平臺共享和分類集中。四是推進快遞包裝材料和產品綠色設計,鼓勵使用單一材質材料,減少使用難以分類回收的材料和包裝設計,提升快遞包裝的可回收性。五是注重末端整治和前端治理相結合,線上監管和線下監管相結合,加強現場回收?;鶎涌爝f網點依托門店和社區,可以對已經使用過的包裝箱采取累計積分、抵扣快遞費用、有償回收等形式回收。
(二)實行政府補貼性獎勵政策。鼓勵電商企業通過優惠返利辦法,激勵消費者協助回收可循環使用的快遞包裝。加強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建設,同步設置包裝材料回收網點,引導消費者將可循環包裝投放到回收箱,由統一的收運系統回收、中轉至處理中心進行再循環處理,可根據投放物材料及數量對消費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量化可循環包裝回收利用的標準,根據企業包裝回收的實際利用率給予減免相關稅收。
圖示介紹
(一)綠色可循環包裝示意圖
(二)智能循環運營程序流程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