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產生的背景及其獨特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10月1日起,《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全領域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寧波各縣市區開始展開。2021年5月1日,《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等過程提出了新要求,條例規定,村(居)民委員會應做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投放的宣傳、引導工作,組織、動員、督促村(局)民開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投放工作。寧海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立足垃圾分類的政策現實,打造“滿‘分’寧海”志愿服務項目,為《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夯實基層基礎,精確瞄準過往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項目的痛點難點,對開放式老舊小區垃圾分類的滯后現狀精準施策,力爭為創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全力打造垃圾分類“滿分寧海”。
項目主要內容、實施地域、受益對象人群及數量
“滿‘分’寧海”志愿服務項目主要內容是面向寧海城區內老舊小區,該類小區具有基礎設施較差、小區環境較為臟亂、垃圾分類撤桶并點效果較差等特點,且居民中老年群體所占比重較多,部分小區老年市民占比達到50%以上,垃圾分類意識較為薄弱,對老舊小區居民開展系統性的垃圾分類宣傳和督導工作亟需展開。
項目實施步驟安排:時間、地點、具體活動內容、活動措施及資金安排等
“滿‘分’寧海”志愿服務項目立足“黨群同心圓”志愿服務平臺,每周一、周四招募有意愿的黨員利用晚間休息時間對老舊小區、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入戶指導、桶邊督導活動,具體項目實施安排如下:
(1)1月-2月,項目立項及部署階段。根據2020年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年度考核結果,對全縣46所老舊小區開展基礎設施排摸,開展調研工作,主要對垃圾分類居民知曉率、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垃圾分類總體滿意率等內容開展實地調研,進一步細分老舊小區垃圾分類現狀,最終確定10所小區定為“滿‘分’寧海”項目實施小區。
(2)3月-5月,項目推進實施階段。結合創全國文明城市第一次測評工作,對10所項目實施小區開展有條理的桶邊督導和入戶宣傳工作。配合縣垃圾分類辦做好目標小區的測評工作,打造“紅黑榜”,排名靠前的小區列入“紅榜”,排名靠后的小區列入“黑榜”,做好服務小區的動態監測工作。
(3)6-10月,項目深入實施階段。在前期志愿服務的基礎上,繼續緊盯“滿‘分’寧海”項目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落實10所老舊小區的桶邊督導和入戶宣傳工作。
(4)11-12月,總結提升階段,總結“滿‘分’寧海”志愿服務行動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經驗,并做好經驗宣傳和推廣工作。
項目拓展計劃:資源拓展及營銷拓展策略
“滿‘分’寧海”志愿服務行動專注于“黨群同心圓”,發動全縣廣大黨員投入到垃圾分類志愿服務中去。同時,結合垃圾分類單位結對行動,借助縣直機關單位結對小區行動,進一步拓寬項目參與群體,發揮黨員志愿者多樣性、豐富性的特點,有力推動垃圾分類“十進”行動(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商場、進賓館、進窗口、進景區、進軍營),進一步形成人人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項目已取得成效及社會現實意義
從2018年5月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開展以來,共招募黨員志愿者3000余名,入戶指導20000余戶,發放宣傳資料18000余份,桶邊督導2000余次,勸導業主規范投放3500余人,小區、社區垃圾分類質量明顯得到改善,并在2019年榮獲志愿者服務項目三等獎。
從2021年1月“滿‘分’寧海”志愿服務項目開展以來,共招募黨員志愿者500余名,入戶指導160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桶邊督導50余次,勸導業主規范投放400余人,自項目開展以來,城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為94.30%,垃圾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垃圾分類源頭增長率為-2%,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50%以上,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滿意率為86.62%,協助完成2021年4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第一次測評工作。
“滿‘分’寧海”特色化志愿服務項目探索老舊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的新模式,其中,寧海縣“紅楓公寓”作為縣老舊小區的典型代表,通過前期志愿服務工作及硬件設施投入,形成寧波寧海“紅楓模式”,“紅楓模式”的達成,得益于志愿者們積極開展入戶指導,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簽訂垃圾分類承諾書,提醒居民投放垃圾時做好破袋投放要求等系列舉措,已成為寧波市垃圾分類的典型小區。“滿‘分’寧海”志愿服務項目將充分借鑒“紅楓模式”的志愿服務經驗,形成“志愿者+黨員+物業”助力垃圾分類模式,助推垃圾分類精準率逐步提升,推動居民樹立環保節約意識,有效解決垃圾混投亂丟現象,小區社區整體環境逐步改善,共同為構建美麗寧海貢獻力量。
項目宣傳計劃
加大項目宣傳效應,形成良好的宣傳氛圍,志愿者服務組織將積極搭建全方位媒體平臺,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網站、客戶端等媒體平臺提升項目分類宣傳度,在縣市級媒體平臺今日寧海、看寧海、寧海新聞網等發布項目報道,提高垃圾分類影響面。培養垃圾分類專業隊伍,通過專業知識培訓,更好提高黨員志愿者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規范分類操作程序。因黨員志愿者職業身份的多樣性、豐富性,又可以將垃圾分類融入自身工作中,從而有力推進“十進”活動(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商場、進賓館、進窗口、進景區、進軍營),形成人人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注重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推動形成榜樣學習風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