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在高新區實施有8年了,站在新時代的起跑線上唯有“守正創新、真抓實干”才有新的作為。蔡報春同志用科學理念踐行了一位垃圾分類人的創新、管理、倡導、督查的責任擔當。
完善垃圾分類理論認知體系,創新先行分類工作
垃圾是放錯了的資源,只有正確的分類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核酸采樣點廢棄物、綠化垃圾等從源頭到末端處置因地制宜、變廢為寶。通過環保創意制作豐富社區青少年提高環境友好型社區的認識。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分類成果,結合本社區現狀,創新垃圾分類工作方式方法,實現垃圾分類再上新臺階。
抓分類各個環節,確保無縫銜接
狠抓小區居民垃圾分類和社區辦公場所垃圾分類。科學規劃小區雙色垃圾桶、搭把手、智能柜、建筑垃圾、綠化垃圾、大件垃圾的點位,今年新建垃圾房7個;物也、志愿者、督導員等從居民破袋投放、分類;裝修報備;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定期預約收運;每日定時定點集中收運;5號垃圾預約消殺處置等,確保從源頭分類到收運處理公開透明,接收監督。
倡導分類意識,提高社會認同,確保自覺分類
教育引導走進校園,教育培養孩童、青少年一代人良好的公共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走入社區,以公益活動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組織動員家庭積極參與,以學校帶動家庭、以孩子帶動大人,引導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現實生活做起,自覺成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者、踐行者、推動者。社區建立樓道分類紅黑板,按季度、年度對優秀家庭進行積分兌換小禮品活動。
規范督查考核體系,為精準分類護航
根據街道、社區垃圾分類月度考核機制,由第三方每日檢查通報,社區督導員每日督查與物業志愿者桶邊督導,文明創建督查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進行月度排名適度獎勵。對于不配合分類的居民家庭或物業拍照取證由城管進行誡勉直至行政處罰。對于不配合的物業年度考核報區分類辦統籌納入黑名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