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家分好類、隨手拎出門、定點精準投”在象山縣涂茨鎮旭拱岙村村民心中已慢慢“落地生根”,立足村莊以“農民誠信指數考評”為著力點的制度管理,旭拱岙村通過合理布點、示范帶頭、精準引導、獎懲激勵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農戶垃圾分類參與率100%,垃圾減量25%以上,并獲評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示范村,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誠信約定,提高垃圾分類影響力
一是建章立制。2017年6月,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將垃圾分類正式納入村規民約,并明確垃圾分類在誠信指數考評中的分值為15分。制定出臺《旭拱岙村生活垃圾分類考核制度》,從戶分類桶使用、戶分類投放、垃圾清運、綠化和裝修垃圾投放、公共場所管理等五方面作出嚴格規定,實現全過程、全體系管理。二是黨建引領。在黨員干部的履職考評中增設垃圾分類指導、作用發揮等內容,同時,村黨支部組織開設“垃圾分類,我參與”“垃圾分類,我能行”“垃圾分類,我是影響力”等誠信課堂,簽訂垃圾分類承諾書1500余份,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垃圾分類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三是氛圍營造。積極打造5支隊伍,即擔當主力軍的婦女隊伍、擔當生力軍的黨員隊伍、擔當志愿軍的老年隊伍、擔當后備軍的學生隊伍、擔當正規軍的保潔員隊伍,通過“我是巾幗我來分”“我是先鋒我先行”“我是銀發我來幫”“我是太陽我要分”“我是保潔我有責”等系列活動,為垃圾分類注入強勁動力。
誠信管理,提高垃圾分類執行力
一是網格化管理。推進“網格化管理+志愿服務”模式,根據小組、墻弄劃分片區,將全村分成11個網格,組建以村干部為網格長,黨員、村民代表為志愿者的小分隊,開展入戶宣傳、分類指導、行為監督等工作,讓村民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守信。二是智能化助力。在完成第一階段志愿者“守桶”管理,幫助村民初步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的基礎上,全村11個垃圾房點位安裝監控設備,實行全時段監管,進一步鞏固源頭分類成效。同時,購置智能回收設備和積分兌換機,激勵村民參與垃圾回收再利用,減少可回收物亂堆放現象,實現美化環境與農民增收雙贏。三是精細化保障。針對節假日游客多、人員流動性強,以及公共區域分類投放管理難度大這兩大問題,分別落實家庭成員分類指導包干制和公共區域12小時“動態保潔+流動宣傳”制,進一步鞏固重要時段和關鍵地段的垃圾分類工作成效。
誠信考核,提高垃圾分類公信力
一是戶評比。在宣傳欄設立農戶垃圾分類“先進榜”公示牌,由村垃圾分類考核組定期開展入戶檢查,每月進行打分、匯總、公示,并對優秀戶發放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進行獎勵,而月度考評的分數也將計入季度誠信指數,作為年度各類先進戶評比的重要依據。二是片考核。結合入戶檢查、公共區域巡查等情況,考核組每月還會對每個網格的垃圾分類推進情況進行綜合打分,每季度評選先進網格和先進網格長。三是重獎懲。將考評結果與“文明家庭戶”“誠信家庭戶”“黨員示范戶”“潔美家庭戶”等評比掛鉤,其中,誠信指數前20名還可享受縣農村信用聯社最高額度20萬元無抵押、無擔保信用貸款。對垃圾分類考評得分低于8分的,村黨支部將下發整改單,由聯戶黨員負責落實整改;不配合垃圾分類的,第一次扣3分,第二次扣5分,第三次及以上每次扣10分,讓村民形成“誠信指數考評要得高分,垃圾分類就必須做得好”的共識。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