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24日訊(通訊員 李紅華 范舒陽)日前,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鹽分局和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首次公眾開放活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組織方共邀請了28名環保志愿者參加,他們來自退休人員,自由職業者,以及在職人員和武原街道河濱、秀水、蔣家橋等社區的居民代表。
環保志愿者在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到達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環保志愿者們首先接受了安全教育培訓。
然后,講解員為大家介紹公司一、二期工藝流程,并帶領大家參觀了MBR池。MBR膜組件浸沒在膜池的混合液中,在產水泵產生的負壓條件下,生化處理過的處理水透過膜匯集到集水管,全部污泥和絕大部分游離細菌被膜截留,實現泥水分離過程。
大家還一起參觀一期AAO池。在提供足夠氧氣條件下,在生物反應池中營造缺氧、厭氧、好氧環境,利用生物反應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環保志愿者們帶著好奇,不斷地向解說員提問各種問題污水處理環節。
在出水口取樣點,大家看到講解員用取樣勺舀出來的水,已經非常干凈。
活動結束后,大家無不感嘆,像墨汁一樣的污水,經過數道工藝后,居然能變成可以用來養魚的清水。
環保志愿者在生產區了解污水處理流程
環保志愿者“鹽值發現官”張志亮說:“通過參觀,了解了污水處理的過程和對于環保的重要性,讓大家能更好地參與環保活動。”
環保志愿者許社良說:“親眼看見了污水處理的過程,見證了污水變清水,感受了生態環境的變化,是很不錯的一次活動。”
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工作人員、環保志愿者王雪軍說:“通過介紹與現場了解,知曉了污水處理的概況、規模及處理流程,對污水處理過程有了一定了解,感觸很深。”
參觀污水處理池
以演示和實地參觀相結合的方式,讓公眾了解污水處理設施將渾濁污水變為明凈清水的全過程,同時在活動現場開展環保知識宣傳和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養社會公眾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意識,促進節水減污,增強公眾對污水處理設施的科學認識和監督意識。
從現場反饋結果看,環保志愿者們對這次公眾開放活動都非常滿意,也期待活動舉辦方能開展更多此類公眾開放活動。
志愿者在體驗處理過的污水
據了解,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在申報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并且已經專門制定了年度公眾開放活動方案,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相關科普宣傳設施,培養宣傳人員,進一步提升公眾開放接待水平。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鹽分局也將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豐富宣傳內容,為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