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市媒體參觀蕭山信息港小鎮。
“蕭山走綠色發展之路帶來的豐碩成果,給我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昨天,數十家中央、省、市媒體組成的全國媒體采風團,深入湘湖風景度假區、蕭山信息港小鎮以及湘湖金融小鎮進行集中采風,近距離感受蕭山綠色發展之路。
兩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綠羅鋪。《經濟日報》的記者對湘湖之美贊不絕口:“我來過杭州很多次,但湘湖還是第一次來,太美了,好想在這里住上幾天。”《環球時報》的記者問:“湘湖的水質是怎么保護的,綠化面積有多少?”據介紹,從2003年起,湘湖通過環湖截污納管,污染企業搬遷以及綠化景觀建設等措施,不斷加強水體治理、山體修復、景觀建設。同時,還實行了屬地湖長制,并且專門委托專業機構,對湘湖開展雨水生態處理及生態漁業研究,加強對水域水質的日常監測工作。不僅如此,今年起,《杭州市蕭山湘湖旅游度假區條例》正式實施,從法律層面切實推進湘湖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當得知,湘湖曾經是個千瘡百孔的泥蕩,如今景區綠化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環湖區域及其周圍山地區塊植被覆蓋率高達95%時,采風團成員感嘆:“一個先天不足的湖經過整治能達到現在的效果,背后的努力付出是可想而知的,由此衍生出的美麗經濟,也將成為生態福利造福百姓。”
在蕭山,以特色產業為特征的特色小鎮正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新樣板。媒體采風團此行參觀了蕭山的兩個特色小鎮——蕭山信息港小鎮和湘湖金融小鎮。
蕭山信息港小鎮依托蕭山強大的傳統產業基礎,集合互聯網經濟,形成“互聯網+”的發展特色,打造成信息領域的標桿性小鎮。“信息港小鎮就相當于一個綠色低碳環保社區。全區內綜合服務、商務辦公、生活配套一應俱全。”《科技日報》的記者評價說。
湘湖金融小鎮緊緊圍繞金融與生態做文章。小鎮分為四個區塊:樓宇辦公區、生態金融辦公區、慢生活區和金融總部區。整個小鎮沒有圍墻,完全開放式,一幢幢白墻黑瓦的建筑,融于湘湖的湖光山色。“在這樣的辦公環境里,工作效率也會提高。”采風團成員對這樣的工作環境表示羨慕。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轉型,最終帶來的一定是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優美。”采風團成員贊不絕口,“蕭山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先進經驗,值得在全國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