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日訊(通訊員 姚秋越)今年以來,德清縣綜合執法局以城市運行管理的基本單元小區和街巷為切入口,扎實開展“美麗小區”和“美麗街巷”創建行動,努力破解治理難題,積極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營造更加宜居的環境。
孟井路位于德清縣武康街道城西片區,南起春暉街,北至厚德街,是一條新興的城市支路。今年,孟井路作為“美麗街巷”創建的提升類型,被打造成了兼具歷史文化和時代記憶的特色街巷。
感受“游子文化”
孟井路,“孟”指孟郊祠,“井”指東野古井,而這兩個地方都與唐代詩人孟郊聯系到了一起。孟郊,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祠位于孟井路的東面,始建于唐末,上世紀30年代與武康老縣城同時毀于日寇戰火。上世紀末,孟郊故里熱心村民捐資進行了重建。“東野古井”碑和古井井圈,目前完整保存在德清博物館內,還有一座石板小橋清河橋,也為舊物,位于孟郊故居地的東面。
1200多年前,游子孟郊離開故鄉前,在武康清河坊孟宅,老母親湊著昏黃的油燈,一針一線地為兒子縫衣,孟郊看到母親布滿滄桑的臉頰和縫制衣服的專注眼神,感慨萬千,于是《游子吟》誕生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可逛可玩可賞的街巷
以“孟井風情街”為主題,在創建“美麗街巷”中,通過增加游子文化為主題的節點小品、裝飾景觀設計和燈光改造升級,打造和業態搭配的街巷景觀。
在不破壞原有設施結構,結合現有基礎設施的情況下,將街道空閑的場地、路口、道路基礎設施等做了布置改造,讓整條街通過改造提升變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讓老年人可以在此回憶過去、重拾歷史,年輕人可以感受歷史、追尋過去,浸潤文化。
長效精細化管理
為了進一步美化街巷環境,提升街巷品質,堅持長效精細化管理孟井路,該局深化“熱線+網格”融合,集中解決環境衛生、犬類管理等群眾“急難愁盼”訴求。
同時,堅持黨建引領“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打通城市管理“最后一米”,加強鎮街與部門聯動,提升處理問題的能力和速度。結合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深化街巷文明創建活動,推選一批“文明經營戶”,落實“門前三包”,營造“街巷是我家、環境靠大家”的良好氛圍,激發市民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動員和引導廣大市民與創建同向、與文明同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