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25日訊(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姚萍萍)“那一年,嘉興南湖的紅船上,誕生了偉大的黨。那一年,江南水鄉的村莊里,誕生了大運河畔的第一個村支部。那一年,當十個人的力量凝聚成一團星火,勢不可擋的紅色征程,悄然在這個‘只有鴨子才能游進去’的村莊堅定開啟……”深情激昂的朗誦聲,從中共杭州市第一個村支部誕生地鴨蘭村傳出,在這個大運河南源的水鄉村莊激揚回蕩。
25日上午,由臨平區委區政府主辦的紀念薪火鴨蘭·共富來臨中共杭州市第一個村支部成立95周年暨首屆大運河1927紅旅文化節啟動儀式隆重舉行,杭州市、臨平區相關領導、臨平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崇賢街道、產學研合作高校、支部紅色后代等參加活動,臨平區委書記陳如根現場致辭。
在活動現場,以鴨蘭村黨支部成立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精心編排的情景劇《紅色印跡》,帶領人們重溫了支部成立時的崢嶸歲月,感受先驅們的拳拳初心和可以燎原的革命力量。
星火燎原,精神代代傳。臨平青年宣講團的配樂朗誦《鴨蘭薪火永相傳》和以“鴨蘭薪火”傳承為素材創作的合唱歌曲《星火》,表達了新一代人傳承鴨蘭薪火、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的壯志豪情。
情景劇《紅色印跡》
革命烈士馬東林的孫女馬平來到了現場,她登臺從崇賢街道黨工委書記葉敏手中接過其祖父的畫像,激動不已?!白孕?,我就經常聽父親講爺爺的故事。他敢為人先、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瘪R平說。
在現場,崇賢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楊文杰,與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中國計量大學、中國美院、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簽約,各所大學將利用各自所長,開展紅色文化的研究和教學實踐,并助力崇賢的古琴斫制、手工刺繡等非遺項目和特色農產品的提質、研發、推廣。
產學研合作儀式
另外,崇賢街道積極整合農文旅資源,現場發布了5條各具特色的農文旅主題線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進紅色資源地共富共美,也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提供有力資源保障。
“鴨蘭村支部成立95周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今天的紀念活動,既致敬革命前輩,又砥礪初心使命,為干事創業貢獻精神力量,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中貫徹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凝聚廣泛共識,踔厲奮發共富建設。”崇賢街道黨工委書記葉敏說。
大運河1927紅旅文化節創意集市
此外,現場還組織了“大運河1927紅旅文化節創意集市”,通過設置“拙心居”“四美饗”“灶夢苑”“藕花源”四個空間,展示非遺技藝、農業產品、文創衍生品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