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楊超)地下管網、橋梁、道路、燃氣等,是維系城市正常運行、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設施。然而地下管網深埋地下、橋梁矗立空中、水體隱藏于河道......如何及時感知它們的異常,防微杜漸,確保城市安全運行呢?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采訪。
杭州市城管局創新智能監管模式,打造城管領域統一的物聯感知平臺,逐步構建涵蓋地下、地面、立面、空中等多層面立體化的物聯感知體系,提升城市安全運行監測水平。
按照統一接入標準,將全市物聯感知設備納入統一平臺管理,實現聯網成片,致力于破除終端底數不清、系統煙囪林立、數據孤島的問題,提升城市運行風險識別、監測、預警能力。
目前,平臺已接入隧道火災報警設備、水位監測設備、車輛稱重設備、智能監控等設備。
夯實城市治理數據底座
實現城市運行安全問題“一圖覽”
物聯感知平臺在城市角角落落都安裝相應的傳感器,實時監測各項感知數據,智能分析反饋數據信息。從前隱秘在角落,難以發現的風險隱患,現在通過平臺“一屏可觀”、“一目了然”,初步實現數據的可取、可用、可靠。
近日,杭州降雨頻繁,濱江區城管局防汛值班人員通過數智治水系統,觀察到錢江一橋下穿隧道內電子水尺監測到積水已達15cm,呈現黃色預警,信息立即同步至指揮平臺,區防汛應急排水隊伍立即出發趕往現場做緊急處置,確保早高峰正常通行。
電子水尺
打通聯動治理“任督二脈”
實現城市運行安全管理“一盤棋”
以往,城市物聯感知設施建設比較分散,“九龍治水”、合力不夠。現在通過物聯感知平臺,這些系統集中到一個平臺、一張網絡中,各部門也可通過平臺共享信息,既避免重復建設、又提升管理效能。依托物聯感知平臺的精準感知、精準分析、精準推送,第一時間獲取預警信息,做好突發事件風險處置,大大提高風險處置效率。
6月13日晚,一艘貨船航行經過拱宸橋時,橋梁防撞預警系統監測出該船只發生偏航并觸發自動報警,通過港航無線廣播對船舶駕駛員進行安全預警與提醒,駕駛員及時駛回正常航道。同時,橋梁防撞預警系統立即聯動養護、港航、交通、應急部門對現場進行檢查,對橋梁進行臨時加固處置、設置應急圍擋,保障橋梁安全,最大程度減少事故的發生。
物聯感知平臺,實現了城市安全運行管理“從看不見向看得見、從事后調查處理向事前事中預警、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提高了城市安全韌性,為城市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