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31日訊(文/仲瑤卿 通訊員/施佳佳)隨著城市功能的不斷豐富,城市管理工作也從粗放到精細、從純人工管理到數字化應用逐漸轉變。圍繞智慧城市建設核心主題,德清城管不斷推進現代數字技術與城市管理執法有機融合,探索智慧城管信息系統建設,使城市管理邁入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軌道。
生活在德清的李先生,通過剛剛上線的“我德清”“犬類管理”微信小程序申領了犬牌。“通過手機就能登記申領,如果小狗走失了,我還可以通過‘尋犬’功能發布走失信息,現在的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了。”李先生感慨道。
犬證申請手機上就能搞定,路燈不亮了馬上就能修好,馬路上無人駕駛的環衛車輛早已不再是新鮮事……這些讓生活越來越便捷的變化,都得益于德清不斷推進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數字化轉型的迭代升級。
“2018年德清智慧城管綜合管理平臺建成投入使用,該平臺鏈接了N個場景,將數字化應用到城市管理中,形成數據采集——數據共享——數字管理閉環,這是德清縣打造的城市管理執法領域數字治理新模式。”德清縣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說道。
走進德清縣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中心里,記者看到十余名工作人員正對著德清智慧城管信息系統開展遠程實時調度。
工作人員徐蘭發現平臺收到了一條采集員巡查上報信息——“湖州市德清縣誠信街8號店店外經營”,在確認信息無誤后,他便將案件交由中隊核查處理。不久之后,執法人員前往現場,對商家進行勸說,并將店外經營的商品移回店鋪,拍照上傳,進行結案處理。
這便是德清縣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中心的工作流程,該平臺年均派單10萬余條,結案率達99.89%(及時結案率占99.55%)。
“像出店經營、流動攤販、道路垃圾等問題,在城市里管理中最具反復性和普遍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平臺的不斷迭代升級中,還開發了違停智能抓拍、市容AI智能監管兩大系統。”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中心副主任朱晨濤介紹道。
據了解,這兩大系統依托縣城區100余路抓拍球機、“100路城管自建+4萬路公安共享”攝像頭資源,能夠24小時捕捉、預警,違章停車、流動攤販、出店經營等城市管理八大場景問題,月捕捉市容問題近1000條,市容問題準確率達94.6%。
與此同時,德清的城市管理正在由“專業隊伍”向“市民參與”轉變。在舞陽街有368根路燈,每一根路燈都有一個專屬的二維碼,發現路燈不亮了,就可以通過微信掃碼進入報修頁面,定位故障路燈位置、描述下路燈故障情況、上傳故障路燈照片后,智慧平臺就會收到報修單,并派單給所屬區域養護組組長,在一線人員維修完畢并上傳照片后,這樣一單二維碼報修便處理完畢了。
今年以來,德清縣站在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新起點上,立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從精細化管理上不斷求突破,按照“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指示要求,堅持科技賦能,圍繞智慧管理轉型升級。
“接下來,一方面將繼續建強智慧城管這一內核,結合城市管理基礎數據普查,完善數據補錄、登記,完善‘智慧城管一張圖’;另一方面,推進重點應用功能開發,完善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工程渣土、餐飲油煙監管等系統,加快與市級平臺,實現與“數字鄉村一張圖”“城市大腦”等縣域平臺的互聯互通,以數字化賦能,推動城市管理整體‘智’治。” 德清縣綜合執法局負責人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