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日前,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評估結果,湖州市以全省第一的成績獲評垃圾分類工作優秀設區市。
優異成績的背后,是湖州市針對生活垃圾展開的精準分類、精細管理。在《湖州市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全國示范市工作方案》中,湖州市立下了目標任務——到2022年底,全市完成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品種全覆蓋、運輸種類全對應、處置能力全匹配,建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模式適宜、分類高效、全國領先的“湖州模式”,努力將湖州市建設成為生活垃圾分類全國示范市。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為了讓每一類垃圾都得到妥善處理,湖州市統一了分類標準,建立“4+3+N”分類體系。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的基礎上,將大件垃圾、園林垃圾、裝修垃圾納入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并結合湖州產業特色,將將服裝廢料、竹制品廢料、木板加工廢料、新能源蓄電池等納入強制分類體系。
網格化管理 助力精準分類
為了保障分類質量,湖州市長興縣選取了5561戶、近2萬常住人口的水木花都小區為試點,探索 “定時定點”投放和“定人定桶”管理的精準分類模式。該小區通過劃分15個網格區域,設置33個定時投放點,由社區書記擔任“網格長”、社區干部擔任“網格員”,垃圾分類人員擔任“專管員”,物業管理人員擔任“宣教員”,共同監督垃圾分類質量的提升。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數據顯示,該模式啟動以來,水木花都小區每日餐廚垃圾收集從不到0.4噸上升至0.75噸,其他垃圾從6噸下降至4.5噸,分類準確率從不足50%提升至95%以上,取得鮮明的成效。
劃分集泊點 告別垃圾混投
童裝產業是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的經濟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生活垃圾與布條等工業垃圾日益增多,垃圾混投一度給當地的垃圾處置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環衛所所長孫國華說道:“痛定思痛,第一步我們實行了布條袋裝化,然后又進行了集泊點的設置。”
布條垃圾定點投放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織里鎮設置了300個布條垃圾堆放點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在“源頭減量、全面處置、結合實際、分類施策”原則的指引下,織里鎮進行了童裝街區改造提升,設置了300個布條垃圾堆放點,讓布條垃圾也實施定點投放,居民家中有廢料就裝袋好放置到定點位置,再由環衛工人統一收運。數據顯示,2019年織里鎮分類出布條垃圾3.3萬噸,同比增加1.23萬噸,增加率達60%。
廢布條收集專用車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特殊時期 開啟特殊專線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湖州市開辟廢棄口罩收運專線,實行廢棄口罩“二分四定”收運方式。在湖州市1300多個小區設置了超過1500個投放點,并同步開設40條廢棄口罩收運專線,實現了投放點小區全覆蓋,收運專線全運行。
廢棄口罩收運專線 湖州市分類辦供圖
據介紹,廢棄口罩分為普通居民(含一般感冒癥狀)廢棄口罩及居家隔離人員廢棄口罩。各小區主要出入口附近均增設廢棄口罩垃圾桶,用于收集普通居民廢棄口罩,每日定點收集、定時收集、定車運輸、定人管理,做到日產日清;而居家隔離人員廢棄口罩按照市防控辦要求,自行放入密封袋,在接受調查處置或就診時交工作人員,作為醫療廢棄物處理。這樣的廢棄口罩收運方式,不僅在城市實行,更由城市推向了農村,保證了廢棄口罩的統一回收處置。
據統計,截至4月中旬,湖州市共計收運廢棄口罩61.28萬噸,約241萬個口罩。
在朝著精準分類“全覆蓋”目標開展前端分類回收的同時,湖州市還致力于垃圾日產日清,還社區、街道整潔美麗。
目前,湖州市已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建設納入環衛專項規劃和垃圾分類中長期發展規劃,市本級及三縣已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燒廠、4座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中心,4座園林垃圾處置中心、8座大件及裝修垃圾處置設施、1座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中心等。焚燒、餐廚設施處置能力達到5400噸/日,在滿足原生垃圾處理的同時,還在逐步清理處置存量垃圾和陳腐垃圾,在2019年里,湖州處置了存量及陳腐垃圾近10萬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