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16日訊(通訊員 朱智翔 晏利揚)“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通過把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空間管制要求,將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作為容量管控和環境準入要求,協調發展與底線的關系,確保環境不超載、底線不突破。
近日,《浙江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下簡稱“三線一單”)先后通過了浙江省政府常務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隨著“三線一單”的發布在即,今后在浙江,一套綠色標尺,將時刻度量著發展與保護,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控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一個區域應該發展什么項目?工業園區招引項目有什么依據?……這些問題都將在之江大地上有更加清晰的答案。
落實保障支撐,推進工作有序實施
“編制‘三線一單’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保障生態功能、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等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介紹。
對浙江來說,編制“三線一單”還是自身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保護和發展的雙贏。
為此,自2017年9月國家啟動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及青海省“三線一單”編制工作伊始,浙江便高度重視,將編制“三線一單”作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化“兩山”理念的重要舉措,作為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重要抓手,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組長,省發改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等15個省級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省級協調小組及辦公室,及時召開全省推進會、印發編制方案,統籌力量全面推進。各地市也隨即成立編制工作協調小組,建立健全政府牽頭、多單位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加速實施。
搭專班、訂方案、建機制……除了加強組織保障,在技術支撐方面,浙江成立了省級項目管理辦公室、省級技術組和省級技術專家組,通過座談交流、技術研討、政策宣講等形式加強對各市縣“三線一單”編制工作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的培訓。其中省級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全省編制技術工作,省級技術組負責具體編制工作,省級技術專家組負責技術指導工作。
此外,在編制過程中,浙江編制專班與各部門、各地保持溝通,通過座談會、辦公會、專題會、上門咨詢、書面征求意見等方式,開展了多輪多次交流對接,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并建立了定期調度通報制度,每月調度各地“三線一單”編制工作進展,及時掌握地方工作進度,對落實不力、工作滯后的地市予以督促幫扶。
目前,浙江“三線一單”正根據省委常委會意見在進一步地修改完善中,數據應用管理系統也已完成招投標,相關工作推進有序。
精細劃分管控,深入優化空間布局
“‘三線一單’,是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約束落實到環境管控單元,并根據環境管控單元特征提出針對性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以淼說,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更有效的分類管理,做到該禁止的禁止,該限制的嚴格限制,可以開發的合理開發。
針對這一目的,“三線一單”環境管控單元分為了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優先保護單元主要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等重要保護地,以及生態功能較重要的地區,優先保護單元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和城鎮建設。重點管控單元分為產業集聚類和城鎮生活類,主要為工業發展集中區域和城鎮建設集中區域,重點管控單元需要優化空間布局,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環境風險防控,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一般管控單元為優先保護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以外的其它區域,需要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
目前,浙江共劃定陸域環境管控單元2507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1063個;重點管控單元1117個,其中產業集聚類重點管控單元612個,城鎮生活類重點管控單元505個;一般管控單元327個。劃定海洋環境管控單元206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104個,重點管控單元80個,一般管控單元22個。并配套了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將實施分區差別化管控。
此外,結合本省實踐,浙江的“三線一單”還創新性提出了基于污染和風險強度分級的工業項目分類表,不僅進一步精細化了空間管控,提高了生態環境管控要求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又在現有環境功能區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調整了空間布局。
強化應用導向,推動成果落地實施
“以往的環保手段以數據對比與衡量為主,對空間的管控缺乏有效手段。‘三線一單’將成為科學管控空間的方式。以‘三線一單’為手段,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 在王以淼看來,編制“三線一單”,就是為今后的高質量發展劃框子、定規則、列清單,所以編制只是基礎,應用才是關鍵。
今后,“三線一單”要做到在每個區域開展各類開發活動時,只要拿出對照,就可以直接判斷選址是否可行,資源環境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要達到什么水平,防控生態環境風險有些什么要求,從而實現大幅減少政府和企業早期決策的風險,提高后續行政審批的效率。
那么要怎么用好“三線一單”呢?首先就是要將過去分散的、不明確的、難以落地的管控要求集成起來,落實到具體的環境管控單元,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在“一張圖”上看得清、用得好。為此浙江啟動建設基于數據共享和“一張圖”應用的“三線一單”數據應用管理系統。
下一步,浙江將加快“三線一單”數據應用管理系統的研發應用,把“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和環境管控單元進行落圖和固化,整合重點污染源“一企一檔”、環評審批、排污許可、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移動執法等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動態更新,為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同時,在滿足“三線一單”數據共享要求的基礎上,浙江將進一步結合環境管理需要,積極探索應用場景,開發“產業布局分析”“行業準入分析”“項目準入分析”等模塊,為規劃及項目環評聯動提供應用基礎。
此外,浙江還會把“三線一單”管理要求深度嵌入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開發區建設規劃、行業的發展規劃等各項規劃中,充分發揮“三線一單”宏觀調控和戰略引導作用。并在規劃環評審查中以落實“三線一單”為重點,論證規劃的環境合理性并提出優化調整建議,細化所在環境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
“在這些技術成果的基礎上,浙江將建立分級發布和動態更新等一系列‘三線一單’常態長效應用制度機制,以制度機制促應用,保障技術成果落地落實,引領和推動綠色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良性互動。”王以淼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