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4日訊(通訊員 陳亞男)受疫情影響,全國的線下教育培訓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垃圾分類宣講也一樣。近期,蕭山區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團創新“線上授課”模式,推出“垃分”微課堂,由專業講師在鏡頭前為廣大市民定期帶來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知識小講座,以“網課”的形式向市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大家好,我是蕭山區垃圾分類講師團的講師裘柳燕。今天的‘垃分’微課堂給大家帶來的是《為什么要垃圾分類?疫情期間垃圾怎么分?》……”你沒聽錯,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團的講師們在疫情期間做起了“主播”,將疫情期間垃圾怎么分、四分類垃圾科普知識等內容通過定制版“云課堂”,分享給廣大市民。除此之外,講師們還用通俗易懂的語句,解答了一些市民們對于疫情期間參與垃圾分類的疑惑,打消了大家的顧慮,動員市民朋友共同做好垃圾分類、營造整潔環境、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擔任蕭山區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近2年、授課40余場,這樣的線上授課對于志愿者講師裘柳燕來說還是頭一回。“形式很新鮮,大家的接受度也很高。”
事實上,在蕭山,像裘老師這樣的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已有100余位。2018年3月,蕭山區垃圾分類志愿者講師團正式成立。兩年來,根據蕭山區垃圾分類辦提供的課程體系,講師團以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商場、進賓館(酒店)、進窗口等“八進”活動為目標,累計舉辦宣講活動200余場,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7萬余份,為各類群體帶去易懂、實用的垃圾分類知識,全力倡導和實踐“垃圾分類全民參與”的理念。
與以往組織一場垃圾分類科普講座、一次垃圾分類公益活動不同,線上的“垃分”微課堂不受人數限制,自2020年3月2日推出第一期后,至今已陸續推出三期。“從大家反饋的情況來看,還是挺不錯的。接下來,我們還會推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科普視頻等內容,也希望大家可以像廣大中小學生一樣,停‘課’不停學。”志愿者老師們說。
那怎么才能反復收看“垃分”微課堂呢?蕭山區城市管理局在“蕭山城管”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垃圾分類科普平臺——“分類E家”,點擊并選擇“最新活動”欄目,即可觀看所有微課堂視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