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仲瑤卿)今天上午,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了2019年德清縣環境質量,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工業固廢及處理設施建設情況,以及全縣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結果。
地表水持續保持在III類水以上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3天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16個縣控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全部達到Ⅲ類水標準以上,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全縣地表水水質整體為優,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縣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截至12月23日,德清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為293天,優良率達82.1%,較去年同期上升6.8%;PM2.5年均濃度為35μg/m3,較去年同期下降10.2%,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總工程師陳福星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接下來將緊扣PM2.5和臭氧兩個重要指標,依托鄉鎮空氣站、VOCs空氣站、走航監測、無人機監測等科技手段,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季節、重點道路,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用更多的藍天白云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
蔡俊 攝
2019年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37件
環境信訪量較比去年下降27%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德清正努力讓天藍地綠成為老百姓最平凡的幸福,今年11月,該縣再添一張國字號“金名片”——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亮眼的成績,離不開執著的生態堅守,今年德清分局全年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37件,處罰金額1300萬元,實施查封24家(次),移送刑事案件3件,追究刑事責任10人,并詳細通報了3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分別為干擾自動監測設施超標排放廢水、超標排放廢水按日計罰、非法使用違禁物質案等。
“這幾年通過嚴打涉水涉氣違法行為,全縣的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提升,藍天白云增多了,霧霾天數逐漸減少。”在發布會上,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副局長呂永強分享了一組數據:德清縣2015年霧霾天數為66天,2018年為15天,2019年為13天;同時,今年的環境信訪量也比去年下降了27%。
“嚴管即是厚愛,通過嚴格環境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引導企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清潔生產型方向發展轉型,由此不斷提升企業的污染治理水平,規范環境行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呂永強表示。
首次通報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結果
實現由“懲”與“罰”到“防”與“督”轉變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企業主動承擔起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尤為重要。為此,德清于今年7月1日依托于“德清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實行《德清縣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采用動態記分制,以綠色、藍色、黃色、紅色、黑色五個等級反映企業當前的環境信用狀況。
發布會上,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副局長林偉華首次通報了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結果:截至12月25日,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等62家公司為綠色環境信用企業,其中包括浙江大橋油漆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經環境信用動態修復后升級為綠色環境信用企業,另外藍色環境信用企業10家、紅色環境信用企業2家、黑色環境信用企業2家。
該評價結果將通報至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國資辦、縣市場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和機構,作為評優評先、信貸支持、安排和撥付有關財政補貼資金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林偉華表示:“實施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不僅有效促進了企業整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是真正實現了環境管理從‘懲’與‘罰’到‘防’與‘督’的轉變。”
“德清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
率先建立了危廢收貯運一體化中心
破解企業固廢處置難題
此外,針對在開展“三進三服務”中發現的企業工業固廢處置難、處置貴的問題,德清分局在省內率先建立了危廢收貯運一體化中心,從根本上解決了縣內企業眾多,分布范圍較散、涉及危廢種類多,且產廢量少,本市危廢經營單位處置能力有限、外地市危廢經營單位普遍要價高且不愿前來收運,導致企業危廢貯存量大,存在極大的環境安全隱患的矛盾。
“通過建立危廢收貯運一體化中心,不僅幫助企業拓寬了危廢處置渠道,更實現了變分散監管為集中監管,提高生態環境部門監管的效率和質量。”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副局長陳玨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