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9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中國是橋文化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橋不僅能串聯起四通八達的交通,更能溝通各式各樣的文化思想、風土人情。在杭嘉湖平原上,平湖市曹橋街道和橋就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14座形態各異的古橋在中國橋梁史上留下歷史印記,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研究價值。
自浙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啟動以來,曹橋街道著力打造“精致曹橋、田園新鎮”新美曹橋形象,以“傳承式”的理念留住橋文化特色,串起曹橋鄉愁記憶。今年,是曹橋小城鎮綜合整治的全新亮相之年,9月21日,曹橋街道將舉辦一場主題為“追尋古橋遺韻 共筑美好生活”的“造橋”活動,邀請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共同參與尋古橋、筑紙橋活動,一起做曹橋橋文化的傳承人。
馬廄廟三孔石橋
說到造橋,蔡襄、茅以升等名人是我們熟知的橋梁建筑學家,他們所造之橋至今仍在使用,這是一項技術含量和科技含量都很高的技藝。如此考驗智慧與技術的工藝,不禁引人思考,在“追尋古橋遺韻 共筑美好生活”的“造橋”活動上,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將如何造橋?造一座怎樣的橋?
本次活動上,主辦方邀請了專業造橋工程師和紙業創意師,設計了以當地著名的馬廄廟三孔石橋為原型的紙橋規劃圖、瓦楞紙零部件,紙橋按照1:10的比例縮小展現馬廄廟三孔石橋的全貌,并在活動現場由9戶親子家庭代表照著規劃圖搭建。要知道一座橋的成功搭建,從橋基到橋身每一處銜接都至關重要,親子家庭在現場造出的紙橋可不是一次性作品,這座紙橋將作為曹橋橋文化的濃縮成品永久陳列在曹橋街道的展館中。除了9戶造馬廄廟紙橋的親子家庭,其余家庭將在現場參與西瓜刻橋、搭建彩色小橋、進行馬廄廟橋原型拼圖,以不同的方式描繪出馬廄廟三孔石橋。
馬廄廟三孔石橋
當然,“造橋”僅是本次活動的第一個關卡,成功闖過了第一關考驗后,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將接到第二個任務——制作飄香野米飯。據說,野米飯是從三國時期流傳至今的一種燒飯方式,通常在戶外進行。在本次活動中,主辦方為親子家庭準備好食材,由家庭成員一起淘米、燒柴火等,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野外美味,這夾著柴火香、青草味的野米飯可是家中燃氣灶上做不出來的哦!讓我們一起在大自然里返璞歸真吧!
野米飯(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午餐過后,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將開啟曹“橋”線嘉年華接力活動——體驗馬廄廟大橋民宿過橋儀式,在橋邊祈福、掛上自己的許愿卡,精致的許愿卡將留在這里為美麗的自然村落增添一處風景;前往龍王村浜進行蔬果采摘,環保小衛士們將在這個環節中學習采摘方法,感受食物上餐桌前所需經歷的過程,明白食物來之不易,學會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在徐家堰實地感受自然村落的文明鄉風建設成果,現場還將有答題環節,這就需要環保小衛士們在參觀中仔細聆聽,才能完成答題闖關!
精致曹橋、田園新鎮
活動的最后,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還將一起參與巡河護河行動,走進綠水青山的畫卷中,感受“新美曹橋”的美麗環境,并與河道來張自拍,以上傳至“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微信公眾號作為最后一個關卡的打卡方式。完成所有關卡挑戰的親子家庭,將獲得主辦方準備的精美獎品喲!
活動名額:
30戶浙江環保小衛士家庭
報名方式:
第一步:關注“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微信公眾號,在后臺回復“造橋”獲取報名頁面。
第二步:按照要求輸入相關報名信息,工作人員確認后將與你聯系,請耐心等待。
聯系方式:
陳老師0571-85310331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