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璐)從本月開始,杭州的垃圾分類工作頻頻出大招。繼8月15日起,新修訂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外,杭州又要逐步實現垃圾“不落地”,即今年年底前,主要道路的沿街商鋪門口放置的垃圾桶都要撤回,街頭的果殼箱數量也將逐步減少。
座談會現場
今后,外地游客來杭州,垃圾該怎么扔?撤桶入室的規定執行后,商家要是不配合執行,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處罰措施?今天下午,杭州市城管局召開媒體座談會,就近期垃圾分類推進情況,以及網友關心的若干問題進行解答。
撤桶入戶后
對于商家、游客的影響大嗎?
目前,對于撤桶入戶的規定,仍有可能存在店家在多次提醒后仍不整改的情況,接下去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處罰措施呢?
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杭州從2016年就開始道路垃圾桶“撤桶”的嘗試,首先在延安路、解放路等80條重點道路進行了試點。目前,杭州市城管局對于道路上現有的垃圾桶,如果是管理部門設置的未完成“撤桶”工作,將會納入垃圾分類的考核,是店家自行設置。拒絕“撤桶”的,則作為侵占、損害城市道路設施的行為。拒收拒運的措施針對的主要還是垃圾不分類的單位、小區?! ?/p>
同時,作為旅游城市,杭州實行的撤桶入戶規定,并不會對游客造成很大影響。道路上的果殼箱并沒有全部撤除,游客產生的生活垃圾還是投放至分類的果殼箱中,對于易腐垃圾,由于目前果殼箱主要是分“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接下去會在餐飲集中的區域設置專門的易腐垃圾收集容,市民可以將易腐垃圾攜帶至分類投放點進行投放。
辟謠:
垃圾分類中碰到的隱私收集問題請注意
記者了解到,在杭州的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中,曾有網友反映,領取垃圾袋需下載收集APP,提供姓名、地址、手機號等信息,涉及個人隱私。
杭州市城管局今天回應,經調查,杭州主城區部分街道與相關企業合作,委托發放垃圾袋,為便于后期針對性地開展垃圾分類指導督促,也避免垃圾袋的冒領和重復領取,在垃圾袋發放的過程中確需取得市民的姓名、手機號、家庭住址等信息。
而相關APP在安裝使用過程中提示的開放通訊錄、照片庫等權限,用戶可自行設定禁止使用,不愿意下載使用APP的居民,也可以到所在社區辦理用戶卡。截至目前,未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情況。
據悉,為消除市民的疑慮,下一步還將加強對垃圾分類第三方企業的管理,做好公示,避免用戶信息的泄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