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2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謝偉勇 徐超超)"生態環境要做強,千頭萬緒都要抓,今朝不去講其他,垃圾分類先上場。"日前,新安鎮新橋村響起一首朗朗上口的打油詩。新安鎮退休老師志愿者姚金林正在這里表演自編自演的方言小品《垃圾分類》。雖說該小品是第一次上臺演出,接地氣的內容引得現場掌聲不斷。
成立"桶嫂"志愿者發揮引導作用
姚金林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鎮上掀起垃圾分類的浪潮,自己作為一名退休老師志愿者和五彩凌藝術團的團長,就想創作一個垃圾分類主題的小品,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在新安志愿者隊伍中,除了有德藝雙馨的"銀發"志愿者,還有不讓須眉的"巾幗"志愿者??紤]垃圾分類意識需要長期引導和鞏固。新橋村推出了垃圾積分兌換制度,并由鎮婦聯指導培育了一支"桶嫂"志愿者隊伍,通過宣講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調動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主題小品
"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新安鎮婦聯主席高瑛說,成立"桶嫂"志愿者就是想發揮志愿者的引導作用,把垃圾分類工作做細做實,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通過志愿者力量提升居民文明意識已是新安鎮的常態。截至目前,新安鎮志愿服務網絡平臺已注冊志愿者6900余名,占全鎮人口的22.46%。同時,陸續涌現出退休教師志愿者、"河小青"志愿者、"桶嫂"志愿者等志愿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