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原創 正文

嵊泗: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美麗海島”樣板

發布時間:2019-07-08 10:25:45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季建榮 通訊員 陳斌娜 黃最惠 朱智翔

  編者按:近日,生態環境部同意浙江生態省建設試點通過驗收。為全面展現浙江省生態省建設成效,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特推出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專欄,深入展示浙江省1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文明建設典型經驗。

  浙江在線7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 通訊員 陳斌娜 黃最惠 朱智翔)舟山市嵊泗縣又稱嵊泗列島,是浙江省最東部、舟山群島最北部的一個海島縣。

  六月的嵊泗,碧海藍天,微風帶涼,海水暈光。

  雖是禁漁期,對以海鮮為誘“引饞”全球吃貨上島的嵊泗來說,如今叫賣的佳品卻是金沙碧海,藍天白云,還有獨具淳樸鄉風的原始漁村。新一季的海島游再次在嵊泗“旺銷”。

  在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這一“國”字殊榮的嵊泗來說,一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感觸是最深,惠及亦是更多。

  近年來,嵊泗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戰略,把生態文明建設與藍色海洋經濟發展、特色美麗海島建設緊密結合,不斷完善示范縣建設工作體系,加大投入、強化舉措,全力推進全域污染防治,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共贏的發展之路。

嵊泗黃龍鄉東海石村.jpg

嵊泗黃龍鄉東海石村

  “生態立縣”,創造自然“潔凈美”

  干凈、整潔,是嵊泗創造美麗經濟的基礎。

  嵊泗縣五龍鄉邊礁岙沙灘是通往黃龍島渡輪碼頭的必經之路,但由于停泊漁船眾多,加上潮汐等原因,海灘上經常會存在一些泡沫浮子、生活垃圾,特別是臨近旅游旺季,沙灘上的垃圾甚至影響到五龍鄉的旅游環境。

  近日,五龍鄉的基層黨員干部對當地邊礁村的垃圾反彈現象嚴重的衛生死角進行了集中整治清理活動。

  “在保持潔凈的同時,更希望通過我們這種實際行動來引領群眾環保意識提升。下步,我們還將進行精細常態化管理。”五龍鄉政府相關人員介紹道。

  渡過邊礁岙碼頭,對面是蝶變的黃龍。昔日的邋遢樣早已一去不復返,通過這幾年的鄉村振興,環境大整治,將這個因邋遢而被“蒙蓋”的東海石村重煥生機,更在“東海五漁村”的美名借力下,引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游客。

  “最近生意如何?游客多嗎?”

  “不錯的。周末有二三十桌客人。”

  這是嵊泗縣黃龍鄉黨委書記翁宇與當地一餐飲老板在朋友圈中的對話。翁宇曾告訴記者,干凈的黃龍,再加上原始自然資源優勢的賦予,黃龍也走出了一條旅游經濟路,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與名聲。而這一切的“財源”皆來自島上的美麗生態與優美環境,以潔凈之美引來新生機已在嵊泗遍地開花。

  為守護好這一“財源,嵊泗可謂全民行動,同心協力。開展“綠色細胞”創建活動,在各島定期組織代表委員專題視察,邀請公眾參與監督,為生態環境治理“把脈”。同時提倡清潔生產、文明生活、綠色消費,增強群眾生態意識,推動全縣形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模式,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生態建設的濃厚氛圍。

舟山美麗海島原生態保護典型嵊泗嵊山后頭灣.JPG

舟山美麗海島原生態保護典型嵊泗嵊山后頭灣

  綠色發展,海陸并舉繪就“海藍美”

  潔凈,在嵊泗不僅是島,還有那一望無際蔚藍的大海。

  六月,是枸杞、嵊山、碧下等幾處嵊泗東部島嶼最忙最緊張的時刻,因為差不多再1個來月就能收割紫貽貝了。

  除了收割,這一季也是嵊泗特產厚殼貽貝苗的“包苗期”。老王是嵊山厚殼貽貝養殖戶,最近天天忙著備苗繩、綁浮子,觀察貽貝苗。

  8年前,老王家原是養殖紫貽貝為主,之后當嵊泗厚殼貽貝苗種繁育規模化后,他果斷棄掉紫貽貝改養厚殼貽貝。

  “這是嵊泗獨有品種。只有阿拉嵊泗的海水能養出這種個大肉鮮味美的貽貝來。”老王說,現在厚殼貽貝的養殖面積早已超過了紫貽貝。

  不過,老王也提到雖然紫貽貝是沿海幾個城市“統養”產品,但因嵊泗海域之“藍”的“特質”,其口味還是比其他地方要好。嵊泗貽貝的品牌就是因為這片美麗海域“養”出來的。

  大規模的嵊泗貽貝的養殖不僅帶動了當地閑置的勞動力,也帶動了以貽貝養殖為基礎的水產品加工業迅速發展。

  正如老王所言,獨具盛名的嵊泗貽貝之所以如此鮮美,是離不開“養”它的那片肥沃而清潔的海域。為讓海越來越藍,該縣不僅實施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海洋災害監測與預警、海洋環境監測工程,布局“智慧海洋”建設,并建設了1座雷達站、1個波浪觀測點和1個氣象觀測站。

  除了“護海”,還有“養海”。嵊泗以舟山海洋漁場為中心,建立了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實施全面封礁管理,將厚殼貽貝、荔枝螺、羊棲菜和鼠尾藻等4大類島礁資源定為重點品種進行嚴格管理,全面取締“潛捕”等對資源殺傷力大的作業方式。同時,還累計投入5618萬元用于建設人工魚礁,投放人工魚礁16.5萬空方,形成人工魚礁區2個,為各種戀礁性魚類和水生生物棲息、生長、繁育提供了必要、安全的場所,以達到保護增殖漁業資源的目的。

  如今,嵊泗正在將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并在全域復制推廣“馬鞍列島海洋保護” 模式,通過施“封礁育貝”養護模式,促進海洋資源逐步修復,積極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清理海上垃圾,全力推進藍色海灣整治。

  近年來,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一度消失的海豚群也重現嵊泗藍色海灣。

舟山嵊泗海上牧場建設工程(貽貝養殖).JPG

舟山嵊泗海上牧場建設工程(貽貝養殖)

  月明星亮,追一個最靚眼的“海島美”

  “媽媽,這里的星星好多好多啊!”6歲的涵涵第一次到嵊泗旅游時,望著如撒了珍珠般的夜空,禁不住抱著媽媽愣是發揮了一把“天文好奇寶寶”萌樣。

  孩子的話很萌,卻也真實。在嵊泗,除了島潔、海藍,天更凈。這里的天空,白天是藍得海天不分,夜晚凈得只剩下最亮眼的月兒與星空。

  據介紹,嵊泗縣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在優良水平,優良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全國各縣、市區前列,藍天白云已成為該縣又一張“金名片”。

  去年2月1日起,為把藍天白云這張“金名片”擦得更亮,嵊泗自我加壓,又在全縣海陸行政區域范圍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全國領先位置,達國家二級標準,位列全市第一,PM2.5平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

  當地人解釋,因為這兒的空氣越來越好,才使嵊泗的天更藍,月兒更明,星兒也更亮眼。所以這幾年來嵊泗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個海島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熱現象。

  據統計,該縣因生態美也帶來了經濟強、百姓富,全縣民宿經營戶已達800余家,占全縣接待總量的82%以上,吸納從業人員5600余人,戶均凈收入預計達15.5萬元,鄉村涉旅服務業營業額收入2.4億元。

  對嵊泗來說,生態環境已成為旅游“第一資源”,也是“美麗經濟”的根本所在。如今的嵊泗,美麗生態建設成果正在加速向美麗經濟轉化,漁農村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已從單一的傳統漁業逐步向多產業融合的方向轉變,而鄉村休閑產業健康發展,已逐步形成了泗礁島慢生活體驗區、洋山島運動休閑區、花鳥島定制度假區、嵊山島海釣體驗區、枸杞島藍海休閑區、黃龍島古村漁俗區等全域化鄉旅格局。

  “下一步,嵊泗將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實現嵊泗天更藍、水更清、土更凈。”舟山市生態環境局嵊泗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生態紅利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發展動力,讓嵊泗大步朝著宜居、宜業、宜游的方向持續邁進。

標簽:生態文明;生態環境;浙江省;國家生態文明;綠水青山;生態省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