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5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攝像 錢華良 后期 趙文璇)今天,由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組織的浙江環保小衛士“綠巨人環保科學實驗室”首期公開課走進杭州天長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環保科學實驗課。課上,浙江環保小衛士帶隊老師引導學生們進行了思考——當環境被破壞,極端天氣出現時,人類該何去何從?為了保護地球環境,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浙江環保小衛士走進杭州天長小學
為了讓學生們更直觀地感受到水、氣、聲污染對生物、生態環境造成何種影響,來自浙江工業大學綠色環保協會的大學生講師呂東杰等人,為孩子們帶來了三組環保科學實驗:活力水世界、香煙氣體過濾和噪聲檢測。
最受學生們歡迎的當屬“活力水世界”了。在這個實驗中,大學生講師做了一組對比實驗,通過在兩個魚缸里分別注入清水和污水,并為小魚們布置好相同的水草為小魚創造生存環境,觀察小魚們在不同水質里出現的不同表現。實驗現象顯而易見:清水中的小魚怡然自得地暢游,而污水中的小魚則不斷地向水面上撲騰。為了揭曉這個現象出現的原理,大學生講師邀請了一位學生作為“小助手”走上講臺,進行水中溶解氧的檢測。原來,相同實驗環境下,污水中氧含量很低,魚兒獲得氧氣比較難,因此小魚們便向氧氣充足的水面上游呼吸更多氧氣,而清水中含氧量本就適宜小魚的生存,在清水中的小魚便反應如常。
“活力水世界”實驗進行中
在隨后的“香煙氣體過濾”實驗里,大學生講師將香煙燃燒產生的氣體通過兩支軟管輸入帶有紗布的實驗瓶中,其中一支軟管內放置了適量的活性炭。通過展示香煙氣體經過過濾和不經過過濾處理排放后沉著在紗布上的顏色,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到污染氣體不經處理將在濾網上留下的顆粒物量,說明了污染氣體的顆粒物沉淀將對人體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也會讓病毒病菌“搭上便車”直接進入人體體內的道理。
在今天的公開課中,“噪聲檢測”直接取材于現場學生們發出的噪聲,學生們也都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來,既加深了自己的課堂體驗感,也在體驗中明白了要從生活的各方面減少噪聲產生也是一種環保。說到環保,四(一)班班主任丁琳老師深有感觸,過去班級里以同學輪流帶紙巾共同使用為主,卻也出現了紙巾浪費的現象,丁老師及時發現了問題并改變了這個形式,讓孩子們明白一草一木一張紙的保護不是口號,只有落實到了行動上,才是真正做到了環保。
公開課結束后,記者與杭州天長小學大隊部輔導員金兢老師交流中了解到,杭州天長小學在環境教育方面開展了諸多實踐活動,如利用假期為環衛工人共紅蘋果活動、開展舊物利用環保時裝秀、組織“垃圾分類”比賽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環保知識,并在家中帶動家長一起加入環保這支時尚的隊伍中。
此外,杭州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也分享了他的思考:“我認為天長小學環境教育做的最好的點在于,由校園的改建引發我們對兒童成長環境的思考,改變兒童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重構兒童的成長時空,讓孩子們在校園環境中尋找自己對環保的理解和思考。未來,我們將抓住機會打造現代化、自然的校園,打通校內校外的成長環境,整合科學、品德、自然等學科,建立兒童成長的評估系統‘天長大腦’,豐富孩子們的心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