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一方山水最為重要的底色,德清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多年來對生態保護的堅守,已讓其成為長三角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
在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德清分局副局長呂永強看來,環保工作同造橋修路一樣,是一件造福子孫的善事。
1987年9月,剛剛畢業的呂永強便開始了他的環境保護工作,深入企業檢查、協調處置環境信訪、開展各類專項行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就這樣在日常中工作了32個年頭,2018年他還獲得了由生態環境部授予的“從事環保工作三十年紀念”勛章。
生態環境部授予呂永強同志“從事環保工作三十年紀念”勛章
而正是因為對這份工作的喜歡、對家鄉的熱愛,讓他三十年如一日般堅守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保障著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質量,促動著企業的轉型與發展,守護著這個城市的碧水藍天。
以解決百姓的合理訴求為第一位
初見呂永強時,他正在開會,會議上來自德清環境監察大隊監察線、信訪線,以及12個環保所的負責人介紹了上一周環境信訪件的處理情況,突出問題整改情況,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
“環境信訪件能夠及時體現出一個區域的環境問題,也能發映出百姓對環境的訴求,關乎民生,是環境監察線上的重點工作,為了能夠實時了解全縣的情況。在2014年開始我們固定了‘每周一環境監察例會’的制度。”呂永強告訴記者。
召開每周一環境監察例會
多年的環境執法一線工作經驗,他探索出了全新的環境監管模式:以百姓訴求為第一位,從信訪案件中發現共性問題集中處置;深入企業開展專題培訓,提高企業污染防治的主體責任;增強應急處置能力,讓環境風險可控。在這種“寓監管于服務”中的模式中,2018年德清縣環境信訪滿意率提升至98.75%。
會議結束后,呂永強便從德清縣環保監察大隊出發,協同執法人員前往重點企業進行常規監察。浙江科峰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武康經濟開發區,主要從事新型紡織品功能性整理劑、紡織洗滌護理劑等相關產品的制造,是一家化工企業。到達廠區后,呂永強對該企業的污水、雨水排放口,應急池及應急閥門的狀態,污水處理站,危險廢物臨時堆放處等進行了逐一檢查。“風險源的環境應急管理是我們重點監管內容,這家企業是做得還是比較規范的,但是日常監管不能少。”
呂永強查看企業污水、雨水排放口、應急池及應急閥門的狀態
有著多年一線執法經驗的呂永強總結道,強化事前環境監察,可以有效避免環境問題的發生,通過現場指導、及時整改,也可以有效降低環境風險。
“我們會重點辦理信訪中的一些不滿意件和重復件,而往往這些信訪件中大多存在共性問題,就是規劃布局的不合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區與生活區逐漸產生交叉。我們在處置信訪的同時,也由此向規劃部門、地方政府以及負責項目審批的部門提出建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呂永強說道。
將環境質量設為“特別關注”
在對企業進行巡查的間隙,呂永強總是拿出手機查閱些什么。他告訴記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全縣的空氣質量排名和飲用水源、交接斷面的水質情況,今天工作安排的很緊湊,就只好用路上時間查看一下。
對于呂永強而言,除了查看排名和各項指標數據外,他更關心如何從源頭控制污染。
“藍天白云”成為了時下老百姓最為關切的環境話題之一,涉氣信訪一直是群眾投訴的集中領域,但涉氣違法案件在查處上存在證據固定難、查處難度大等問題,也是環境監管中的薄弱環節。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呂永強向記者展示了他手機里一款名為“環保用電監管”的App,“這是我們去年開發上線的,實現對縣域內的重點涉氣企業的產污、治污、排污過程實行24小時監控,企業主、設備運維人員、一線監察人員都可以通過它了解每個車間的在線運行情況。”
將環境質量、企業運行情況設為“特別關注”
打開App,記者看到企業的哪個車間在生產,哪臺機器在運行,生產時是否打開了污染處理設備等情況全部清晰可見。
呂永強介紹道,根據企業的生產和治理工藝,分別對產污設施和治污設施安裝采集設備,利用傳感技術實時收集設備工況數據,再將數據用無線方式傳輸到后臺監控系統平臺,實現對企業總用電量、生產設施用電量、環保治理設施用電量的24小時不間斷全過程遠程監控。
“雖然目前還不能以App上的數據作為執法依據,但我們可以通過它精準掌握家企業治污設施的運行情況,一方面有效彌補了人工巡檢帶來的不足,另一方面,實現從單純結果監測到治理環節的監控的延伸,實現長效動態監管,將污染物控制在了源頭。”呂永強表示。
深入企業開展環境管理培訓會
“強監督,嚴執法。”默默奉獻在環境監察一線的同時,呂永強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深入企業開展環境管理培訓,致力于提升污染防治主體的責任意識。
“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呈高壓態勢,從‘兩高’《司法解釋》的出臺,到‘新環保法’的實行,再到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等,很多企業主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系統的學習,從而導致環境違法案件的發生。”呂永強告訴記者,也正是在日常執法監管中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從2013年開始便自己編寫課件,對重點企業負責人開展集中培訓,解讀最新的政策法規。
企業的改變,就是最好的示例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當地一從事木制品加工行業的企業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被查實環境問題10個、2個、0個。
記者在課件中看到,除了相關政策法規的解讀外,還會向企業負責人介紹當前全省的環保工作重點、德清縣生態環境基本情況,以及企業中常見的環保問題。
走進企業結合“三進三服務”開展環境管理培訓
“這些問題,都是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總結歸納出來的,比如說在審批手續方面可能存在未批先建、擅自變更、違反‘三同時’制度等問題;在廢水處理方面,存在私設暗管、干擾在線監控、利用雨水管規避監管排放廢水等行為,再通過具體案例的講解,既可以讓企業負責人明確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些什么,同時也讓他們知道哪些是‘紅線’不能觸碰。”呂永強說。
今年,呂永強還被邀請走進企業,為其在項目審批、污染防治技術、日常管理、法律法規等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解讀和宣講,讓企業各個層級的負責人更了解環保有關方面的知識。
“處罰,不是環境保護的目的和唯一手段,目前我們正在從末端監管向全過程監管轉型,從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向事前指導、服務轉型,走進企業開展培訓,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切實提升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意識。”呂永強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對企業的培訓指導,一般都是由局職能科室召集企業進行集中會議培訓,而這次由企業提出要求,進行上門服務在湖州市環保局德清分局尚是首例。
看著德清的環境質量越來越好,對已經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奮斗近32年的呂永強來說,就是最欣慰的事情。在采訪的最后呂永強對記者說道:“近年來,我縣環境質量正逐年提升改善,在這當中,每化解一個環境信訪或是完成一個突出問題的整改,都讓我充滿成就感,也是這種成就感更加促進我對環保工作的熱愛,促使著我不斷向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