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態監督哨(環保現場)”欄目,依托于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環境工作的決策部署,聚焦生態環境改善過程中的痛點、難點、盲點和百姓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以推動問題實質性解決和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根本遵循,用最真實的現場、最深入的報道、最權威的解讀,還自然以本色,給百姓以安居。
回顧2018年,“生態監督哨(環保現場)”欄目通過熱線電話、微信、微博等平臺共接到生態環境類投訴546個,其中有效投訴483個。通過電話、新聞調查函等形式跟進375個;派出記者赴現場調查、核實、采訪126人次,推動問題處理、整改(部分正在整改中)108個。所有受理的投訴處理結果均向投訴人作出反饋。
浙江在線12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和推進凈土保衛戰三大戰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2018年,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省清廢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固廢在監管、處置等十個方面工作任務,并把“清廢行動”列入四大環保攻堅戰之一。
過去一年中,在屬地部門配合下,“生態監督哨”欄目對多起涉及固廢違法傾倒、露天堆放等環境問題進行調查采訪,并持續追蹤,有效促進地方涉固廢環境問題的監管和解決。
鹿城區制革碎皮傾倒點之一
工人正在清理制革碎皮
危廢傾倒威脅水安全 及時清運謹防污染擴散
溫州市鹿城區上戍制革工業區,緊鄰甌江。因為位置特殊,工業區與甌江之間的草叢、灘涂區域成了不法分子傾倒工業固廢的理想場所。
2018年3月,記者到現場采訪發現,一堆堆銀灰色的含重金屬制革碎皮隨意傾倒,有些甚至已經滑落進入甌江水域,對周邊環境和甌江水質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記者當即聯系當地相關部門,一方面對所有傾倒制革碎皮進行清運;同時,通過周邊監控等對制革碎皮源頭進行調查。
與甌江邊情況類似,2018年3月底,網友反映在永嘉濱江工業園區附近的楠溪江流域,有幾百包用編織袋包裝的工業級焦亞硫酸鈉(化學式Na2S2O5)傾倒在距離楠溪江水域僅100米左右的位置,其中部分編織袋已經破損,白色晶體裸露,與土壤直接接觸。記者在現場用樹枝挑開一個包裝袋,刺鼻氣味撲面而來,取粉末加礦泉水溶解后,用簡易PH試紙測試發現,該化工原料為酸性。
根據當地環保部門確認,焦亞硫酸鈉是化工原料,屬于危廢。
在采訪當天,永嘉縣環保部門、屬地街道聯手開始對焦亞硫酸鈉進行清運,共計315包,合計7.98噸。
楠溪江附近焦亞硫酸鈉傾倒點
工作人員連夜清理焦亞硫酸鈉
固廢堆場環保問題突出 妥善處置降低環境風險
根據網友反映,2018年7月底記者前往海寧長安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調查采訪一起露天傾倒固廢的投訴。
在園區一處空地上,大量的工業邊角料堆積如山,其中還不乏有化工桶,廢舊塑料薄膜、建筑廢料和生活垃圾等。固廢堆經太陽暴曬后不斷散發氣味令人作嘔。
據當地相關部門介紹,該固廢堆存在已經多年,總量在7萬立方左右。截至記者采訪時,堆場相應的防雨、防滲漏、防揚散等措施都沒有落實,環境風險十分突出。
在記者介入采訪后,海寧長安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承諾從8月份起啟動清運工作,并爭取在年底前完成;同時對未及時清運的區域采取表面覆膜的方式進行處理,防止污染擴散。
金東區山坳污泥偷倒點
清運后完成覆土
相比較而言,發生在金華市金東區的這起偷倒工業污泥案件則更加隱蔽。
2018年9月,記者根據網友反映線索赴現場調查發現,金東區一隱蔽的山坳里被傾倒了大量棕褐色的污泥,污泥四周浸出的墨黑色污水沿著山坳匯入山底河道,對土壤、河道造成污染。
經過當地多個部門聯合排查確認,該起案件為惡性偷倒案件,并馬上將相關情況反饋至當地公安部門,請求協助調查;同時,屬地鎮政府負責對山坳內的污泥進行清運,轉移至合適場地貯存并處理。截至2018年10月9日,山坳內污泥已經全部清運完成,污泥的來源還在調查中。
又如三門縣環港公路兩側傾倒50余噸固廢、金華順牌磚瓦廠露天堆放可疑固廢等案件,在欄目記者的持續追蹤下,均得到妥善處置。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