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 通訊員 朱智翔 晏利揚)日前,浙江省出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與藍天白云同框 浙江在線記者 吳煌 攝
根據計劃,即到2020年,全省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力爭達到3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7%以上;基本消除重點領域臭氣異味,60%的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氣示范區,涉氣重復信訪投訴量比2017年下降30%。
為了順利完成目標,浙江明確從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深化工業廢氣治理、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調整優化用地結構、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建立健全大氣環境監管體系、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等九個方面,持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全面開展清新空氣示范區建設,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其中重在調結構、治污染的措施有五項。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優化產業布局,嚴格環境準入,嚴控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兩高”行業產能,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在深化工業廢氣治理方面,大力實施以10個重點行業、100個重點工業園區、1000個工業廢氣重點治理項目為抓手的“十百千”工程。在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推進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控制煤炭消費總量,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8%,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42.8%以下,全面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在積極調整運輸結構方面推進綠色交通建設,調整優化運力結構,加快車船結構升級,提升燃油品質,加強移動源污染排放控制,到2018年底前,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到2020年,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10%,全省建成充電(加氣)站1000座、充電樁21萬個,主要港口90%的港口作業船舶、公務船舶靠泊使用岸電。在調整優化用地結構方面推進面源污染治理,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和綠化工程,加強揚塵綜合治理,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到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
重在強保障、促落實的措施有四項。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方面,實施秋冬季攻堅、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業爐窯整治專項、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重點領域臭氣異味治理等重大專項行動。在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方面強化區域聯防聯控,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在建立健全大氣環境監管體系方面加強機制創新,完善法規標準、大氣監測監控、大氣執法監管等三大體系,深入開展環保督察,加強大氣科研能力建設。在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方面明確落實各方責任,加強組織領導、考核評價、資金支持,動員全民參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