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璐 通訊員 趙學良)近日,德清縣公安局舞陽派出所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一個電話,他們分別從江蘇、寧波兩地連夜驅車趕來。
他們是高子紅的姐姐姐夫、還有弟弟弟媳等家人,而在派出所等待的,正是經歷了外出打工、受傷失憶、家人失聯的高子紅,流浪25年,這一家人終于在舞陽派出所得以團聚。
一家人趕制錦旗,特地送到了民警手中
一封家書 是25年來唯一聯系
從現場交流聲中了解到,高子紅本是安徽省利辛縣人,17歲便外出打工,曾寄來了一封信,讓家人萬萬沒想到的事,這份信也成為了高子紅與家人最后的一次聯系,從此失聯,一晃25年。
“以前信息不發達,外出打工和家里人聯系就只能靠書信,有時候一字寫錯,地址就錯了,連信也收不到。”高子紅的姐夫說道。這么多年來,一直找不到這個弟弟,和弟弟沒有身份證也有關系。
原來高子紅17歲外出打工前,就去派出所拍了照辦理了身份證,但是辦理身份證到拿到身份證有一段時間,因為等不及,高子紅就先去打工了。姐姐高影回憶,弟弟外出打工后,還寫給家里過一封信,希望家人在收到身份證后,給他寄到上海打工的地方。但因為信封上地址的一個錯別字,裝著身份證的信就被退了回來。
“而之后我去上海想找這個弟弟時,他已經不在原來的地址工作了。”姐姐高影紅著眼眶,說著那一次錯過。
一次受傷 揭開男子失憶失聯緣由
那這25年來,高子紅又是去了哪里?經歷了什么事呢?從高子紅本人斷斷續續的話語中了解到,17歲外出沒多久就遭遇了頭部受傷,隨后失憶。從目前的記憶里,高子紅只記得自己醒來是在溫州,隨后來到德清,因為沒有身份信息,一直以打零工和四處流浪為主。
時間一晃,已經20多年,高子紅也已經40出頭。一直以來,高子紅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因為最近又一次頭部受傷,才記起了父親名字和老家可能在安徽利辛縣的點滴信息。但一回想,就頭疼,這讓高子紅沒有過多地去回想。
25年,高子紅已經從一位毛頭小伙,長成中年男子,但隔了那么久,再一次看到弟弟時,姐姐高影還是沒有任何猶豫地篤定,這就是自己的弟弟。
高影撫摸著弟弟的臉龐,表示那隱約可見的疤痕,是弟弟小時候放鞭炮留下的,還有六個手指的右手,是一出生就有的。
一次走訪 為失散家人搭起橋梁
那么時隔25年,高子紅去了哪里?又如何重拾與家人的聯系?記者從舞陽派出所了解到,近日,織里公安分局民警協助德清警方一同展開走訪工作,就在9月12日早上,民警在走訪中發現了高子紅。
據走訪民警回憶,當時警方正在舞陽街道燈塔村進行挨家挨戶走訪工作。在走到村莊附近的一家廢舊塑料廠時,警方發現,廢棄的廠房內,有散亂的衣服堆放著。隨后隊員進入廠房,發現了住在此處的流浪人員高子紅。
通過問詢,高子紅只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但對自己身份證件及家人信息等,一概表示不知。為此,熟悉社區工作的舞陽派出所老民警章志良對該流浪人員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
“我們坐下來,一句一句地問,通過他斷斷續續說的話中,我們梳理出,他的家鄉可能在安徽省利辛縣。”章志良說道,但是高子紅沒有具體的身份信息,這讓查詢一再受阻。最后,通過互聯網與安徽省利辛縣當地警方進行多次對接,最終找到了高子紅所在的村莊,并聯系上了高子紅家中70多歲的父母。
原來高子紅的家人也一直都在尋找他,通過聯系,高子紅的姐姐、弟弟及其他家人,都紛紛趕來了派出所。
中秋前,失散25年的家人終團圓
一個電話 家人連夜驅車趕來團聚
派出所的接待室內,家人相擁,淚眼朦朧,讓身邊見證團聚的幾位工作人員也不禁紅了眼眶。姐夫崔國表示,自己其實就只看過小舅子照片一次,但這25年來,因為家人都沒有放棄,所以這小舅子的模樣也深深刻在腦海里,一直沒有忘記。
9月12日傍晚,接到老家丈人打來的電話后,崔國和妻子都十分激動,安撫好老人的情緒后,崔國就和妻子女兒,駕駛一輛小貨車,連夜從江蘇趕來。
“一直沒有睡覺,興奮地睡不著,終于團圓了。”崔國哽咽地說道,一同趕來的還有在寧波慈溪的弟弟弟媳等親人,一家人在派出所小小的接待室里,幾次相擁。
25年的失憶和失聯,在高子紅的腦海里,已沒有太多關于家人的痕跡,但是面對這一天,突然冒出來的家人,一句血濃于水成為了最好的印證。在走出派出所時,高子紅很自然地搭著姐姐的肩,一路走到停車場,坐上那輛風塵仆仆的小貨車。一家人的下一站就是安徽老家,與父母相聚,一同歡聚這來之不易的中秋團圓。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