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令人哭笑不得的畫面:在武義,已經被環保部門責令停產的兩家燒結磚企業,愁眉苦臉之際,突然被“驚喜”砸中:縣里的一份行業整理文件上寫著:你們按計劃可在2018年和2019年之前完成關停淘汰。于是,有關部門也就順水推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就讓你們再開工生產一會兒、再違規一會兒、再污染一會兒吧。(相關稿件:《武義一產業整治時間表成了“落后”的保護傘》)
發生在武義的這一幕,說明了什么?
我們認為首先是思想認識問題。當前在我們浙江,淘汰落后產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全省上下共識,發現問題,要“立行立改”,杜絕懶政。然而,在這件事情上,我們看不到武義方面的緊迫感,看到的還是碰到問題“繞著走”,能拖就拖,缺乏擔當。
其次是工作欠細致和精準,稀里糊涂一筆賬。明明已經是違法企業,已經被環保部門叫停了,可為什么縣里下達的文件上還寫著:這兩家企業要在2018年和2019年之前完成關停淘汰呢?有關部門事先有沒有摸底和調研?
第三,違法企業還能開工生產一會兒,背后其實就是利益的博弈和較量。但這種利益的獲得,是建立在違法生產、侵占農田、污染環境基礎上的。發展經濟和淘汰落后產能之間的這筆賬,到底怎么算?真是說說容易做起來難。
記得十幾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考察安吉余村時,對當地關掉污染嚴重的開礦產業、發展綠色經濟作過一句經典評價:這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武義有關部門讓違法企業“再生產一會兒”,顯然不是高明之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