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朱智翔 馬國海 晏利揚)實施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試點、聯合下發“治水文件”、建立聯動治水機制……近年來,浙江創新理念、創新平臺、創新機制,與江蘇、安徽、福建、江西等周邊省份實施跨省治水護水,打破邊界“藩籬”,實現共治共享。
日前,浙江跨省治水再發力,嘉興市秀洲區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簽訂清溪河(麻溪港)聯合治理合作協議:出資1億元共治一條河,聯合實施麻溪港清淤工程。
麻溪港聯合治理簽約儀式
建立聯合整治體系 變“冤家”為“親家”
分屬浙江、江蘇的秀洲和吳江,兩地犬牙交錯,水系相通、河網密布,界河長達39公里。
錯綜復雜的水系,讓兩地多年的“水賬”,一直沒算清過,麻溪港便是其中之一。
多年前,這條流經吳江區盛澤鎮和秀洲區王江涇鎮的河,就發生過因盛澤污水直排致下游王江涇魚類大量死亡而引起的堵河事件,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關注。
分屬浙江、江蘇的秀洲和吳江,兩地犬牙交錯,水系相通
痛定思痛。江蘇的吳江痛下決心治理污水。而秀洲也協同發力,持續推進水環境治理。隨著近年來浙江“五水共治”工作的持續深入,秀洲迫切需要和吳江深度聯合,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
2017年,秀洲、吳江在多年聯合治水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簽署了兩地交界區域水環境保潔聯防聯治聯席工作機制協議,共同建立組織機構,成立交界區域水環境保潔聯防聯治聯席工作小組和辦公室,落實專人負責;合力構架信息互通機制,每月相互通報水環境監測信息;聯合編制治水工作計劃,明確各自水環境保潔責任區域,以及治理目標和時限;協同制定聯席會商制度,做到聯席會商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現在,秀洲、吳江雙方合心合力合拍,共同治水護水,以往需浙蘇兩省甚至國家層面協調處理的跨省治水難題,在區級、鎮級乃至村級層面上就得以解決,原本的“冤家”牽手成了“親家”。
推行聯合河長制度 化“單兵作戰”成“聯盟協作”
要治水,治好水,河長制是基礎,也是關鍵。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跨省聯合治水,秀洲、吳江兩地不僅持續落實信息互通、計劃統籌、聯席會商等聯治聯防措施,還探索建立了省際邊界聯合河長制,健全完善治水護水聯盟。2017年4月,秀洲區新塍鎮與吳江區盛澤、桃源兩鎮率先豎起省際邊界聯合河長公示牌,宣告著兩地鎮級、村級河長告別“單兵作戰”,正式聯袂上任,也開啟了兩地河長聯合巡河、聯盟協作的新模式。
“下次咱們發現什么問題及時聯系,來,掃一掃,加個微信?!痹谪Q立省際邊界聯合河長公示牌的當天,兩地鎮級、村級河長就進行了第一次聯合巡河。秀洲桃園村級河長張惠金和吳江圣堂村級河長沈華一路巡一路聊,從水體變化,到垃圾清理,越聊越投入。
省際邊界河道聯合“河長”公示牌
針對部分水域出現劣Ⅴ類水、氨氮指標偏高的現狀,一同參與首次聯合巡河的吳江鎮級河長莊良華立即表示,雙方可一起分析水情,但凡涉及吳江方面的問題,一定會及時向相關職能部門匯報落實,決不拖秀洲治水的后腿。
看到屬吳江區管轄范圍內的河面漂著大量水葫蘆,莊良華表態:“這段河道的保潔屬盛澤負責,我們力爭最短時間內將水葫蘆打撈干凈?!敝鲃映袚?、積極配合。正是在這樣“齊心協力”的氛圍中,兩地河長完成了第一次聯合巡河。
不只開展聯合巡河,兩地還以聯合河長制為基礎,構架邊界區域聯合護水作戰單元和聯合河長聯系網絡,建立“一河一檔”跟蹤河道情況,共用秀洲智慧河道APP督查整改問題,實現兩地治水機構、邊界鄉鎮、邊界村“三對接”,進一步打破治水省際邊界“藩籬”。目前,秀洲、吳江已實現了省際邊界河道聯合河長的全覆蓋。
開展聯合執法監管 從“各自為政”到“跨界合作”
要護水,護好水,執法監管是支撐,也是保障。
曾經的秀洲和吳江,雖然僅一河、一道相隔,但負責環保的鎮、村工作人員,彼此不認識,往往一些小問題不及時解決,慢慢發展成大問題,最后難以解決。
早在2012年,《關于建立秀洲區、吳江市省級邊界環境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的意見》出臺,兩地開全國跨省合作執法之先河,建立了邊界環境聯合交叉執法工作機制,明確雙方縱深推進兩公里水域作為交叉聯合執法區域,如一方發現問題,另一方必須無條件配合,直到問題解決。
“合作執法的模式,讓雙方都能在第一時間達到現場,形成合力解決環境問題。”秀洲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六年來,省級邊界環境聯合交叉執法工作機制保障了兩地邊界的環境持續改善,實現區域共防共建共保,形成防治合力,及時有效地預防和處置跨界環境污染糾紛,不僅讓“小問題”不再拖成“大問題”,而且許多“疑難案”也迎刃而解。
兩地聯合執法
2017年5月,就有一起“疑難案”在聯合執法下順利解決。當時,有人在浙蘇兩地的邊界處開了一家廢布清洗小作坊,生產區域處在浙江,生活區域卻處在江蘇,接用的還是江蘇的電。要想對小作坊進行查處,必須秀洲、吳江環保部門聯合行動。兩地環保部門溝通后,立即趕到該小作坊進行現場執法,順利拆除了該小作坊的全部設備。
除了聯合執法,秀洲、吳江兩地還建立以鄉鎮為單位,行政村為網格的河道保潔監督檢查機制,實施了水質聯合監測等一系列監管舉措。昔日因發展經濟,污染了邊界,雙方各執一詞;如今打破邊界壁壘,實現跨界合作,雙方重新走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未來,兩地還將在麻溪港清淤結束后,進一步強化協同治水護水,清理河岸垃圾,加強堤防養護,規范排污口監督,豐富河道兩側綠化,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江南水鄉美景靈動永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