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路網建設到如今成功創建省級街容示范街,城市功能更加完備,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從最初的城中村改造到如今老舊小區的“蝶變”,讓城市有面子、有里子,百姓生活更便捷、更幸福……2018年,嘉興港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城市建設從量的擴張轉向量質并重,著力建設功能完善、出行便利、整潔美化、安全舒適的人居環境,大步邁入高質量城市建設階段,不斷書寫海港新城建設新篇章。
基礎設施建設譜新篇
近年來,港區先后對染店新村、鳳凰小區、天妃西苑等老舊小區進行了舊貌換新顏綜合提升改造,內容涉及綠化提升改造、外立面提升改造、樓道內管線整理、路面提升改造、污水管網提升改造、通訊管網上改下及天然氣安裝等方面。2018年,港區又將此項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實事工作強力推進。連續兩年,港區累計投入資金約5346萬元,老舊小區改造共惠及群眾7558戶13472人。
同時,去年港區本著功能整合、實用高效、適度超前的原則,全面啟動10個封閉式老舊小區、10個開放式老舊小區和13個商品房小區的“智安”工程建設,提前完成了“智安”小區項目全覆蓋。“雪亮工程+綜治工作站+‘智安’小區”的大力推進,為港區構建多維度、多觸角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優化人居環境提供了強大支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港區始終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理念,圍繞生活垃圾分類的“提質提量”扎實推進。在城區,港區從“源頭、投放、終端”三頭并舉,強化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實現干濕分離,實現廚余垃圾收集最大化;在農村,在原有的“戶集、村收、鎮清運、區處理”四級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模式基礎上,港區實行了“戶粗分、村細分、鎮指導、區監督”的分類模式,農戶僅需簡單做可腐爛垃圾和不可腐爛垃圾分類,農村專職保潔員收集后再分類,最后分類運往鎮環衛所進行處理。港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群眾知曉率、參與率、正確率提升明顯。
據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港區將進一步提升百姓居住環境質量,計劃加快完成長豐花苑、建港景苑、港龍花苑、南灣花苑等一批老(舊)住宅小區整治,并通過加強地面保潔、保持水面清潔、確保立面簡潔、實施屋面整治、開展“廁所革命”等,在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城中村改造的品位上下氣力,全力提升港區人居環境。
精品城市建設顯魅力
南大街一直是乍浦鎮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軸線,也是該鎮很有生機與活力的場所。2018年4月,南大街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徹底改變此處“臟亂差”的舊象,成為乍浦居民公認的“步行第一街”。
高標準建設,讓港區城市風貌發生了質的改變。2018年,杭州灣沿岸最大的開放式公園——湯山公園實施景觀噴泉改造工程、補植綠化,成功創建省級優質綜合公園;投入500多萬元建設的古銀杏小游園工程完工,成為融乍浦歷史、文化、科普教育和觀賞于一體的景點;穿梭在山間林海中的湯陳綠道,途經南灣炮臺、山灣漁村、湯山公園、瑞祥寺,為港區構建了一條風景優美、山海一體的景觀旅游便捷通道,實現了旅游與生態資源共享,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數;總投資約6597萬元的主干道風貌提升二期工程,對外環路、中山路及濱海大道等6條主次干道沿街范圍內建筑立面進行了綜合整治、綠化提升、景觀亮化布局及城市家具設置……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內核,更是城市的靈魂。如今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港區正逐步發揮乍浦千年古鎮歷史文化資源,用好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金名片,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用文明之光點亮海港新城。
2019年,港區將加快推進陸績廟區塊農村房屋拆遷,對陸績廟周邊進行景區化改造,形成歷史文化區域,重現古城風貌。打造時光漫步、城景融合、文旅一體的新景區;加快戴墓墩遺址公園、古城墻遺址公園、文體中心建設,推進北河灘等區塊房屋征收,結合歡樂港灣文旅項目,建設山灣區塊文化休閑帶。
此外,港區將大力實施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夜景亮化品質。主要實施精品特色公園——中央公園建設、街頭口袋公園建設、杭州灣山海生態綠道建設,推進環城河綠道亮化、湯陳綠道亮化、濱海大道綠化美化示范路亮化以及“一區一廳一陽臺”亮化建設,建設體現港區特色的“綠城花海”。
精細化管理保長效
2018年,港區通過智慧城管平臺,“一機構一平臺一張網”微信群,區、鎮、村三級網格管理和“三改一拆”辦督查組,全天候、無死角、全覆蓋巡查監督,即查即拆新建或正在建設的違法建筑12起,面積209平方米,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新增違法建筑(設)行為的發生。港區近兩年來無一例新增違建。
同時,港區還利用市場化手段向社會買服務,建立了一支城市綜合管理隊伍,協助交警、執法局、環衛所加強城市日常管理,勸導市民文明出行、文明經營,制止亂搭亂建、車亂開、攤亂擺、道亂占、行人闖紅燈等行為。
2018年,港區強力推進了“道亂占”“車亂開”整治等工作,整合交警、執法局、綜治管理等街面秩序管理隊伍,按照“一支執法隊伍、一張網格覆蓋、一個指揮平臺”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街面綜合執法巡邏機制。全年共整治“道亂占”點位3834個,整治“車亂開”22000起、“車亂停”6384起,始終保持整治“道亂占”“車亂開”高壓態勢。港區還投入1800萬元,實施了“智慧交通”項目,作為解決“車亂開”問題的重要舉措,實現全區各類交通突發事故和路面緊急狀況“秒級響應、分級處置”,有效改善了港區道路交通狀況。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