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嘉興錢碼頭水上綜合服務區,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只,來自五湖四海的船民停靠在此短暫休整、補給物資。
“跑船人”老金來到服務區的智能垃圾屋前,點一點按鈕,就完成了船上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以前這里還是個臨時停靠點,現在環境整潔,服務齊全,完全變了樣。”他高興地說道。
浙江省首個融合光伏、風能、岸電、汽車充電樁、污水自處理系統、能量監測系統及生活垃圾智能接收柜等多要素的水上低碳服務區——嘉興錢碼頭水上綜合服務區位于京杭大運河蘇浙交界端,是船舶進出嘉興的“北大門”。服務區占地約40畝,船舶靠泊岸線長721米,泊位按1000噸級船舶設計,日均可供100余艘船舶停靠。
“以前這里只有一個不規范的臨時錨地,不僅船舶靠泊很不方便,臟亂差的環境也不符合水運發展需要。”嘉興市港航管理服務中心思古橋港航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成為服務區減少能源供應端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徑。服務區還采用地源熱泵、節能照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技術,降低能源消耗總量,減少能源消費端的碳排放量,并引入能源管理系統對服務區船舶停泊及服務區能源進行管理監測。在服務區監控大廳顯示屏上,發電量、用電量、減碳量等均可實時顯示,該智慧化管控系統還具有設備故障報警功能。
據介紹,錢碼頭水上綜合服務區利用光伏、風能等多種清潔能源供電,在嘉興市為首創,內河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處理回用系統在水上服務區投用,也是全省首個。
據了解,服務區為停靠船舶提供綠色岸電,在前期10套岸電的基礎上又加了10套,解決船民急難愁盼的問題,現在可以同時滿足40條船同時用電,真正實現船舶停泊期間“零排放、零油耗、零噪聲”。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