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紹興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為優化營商環境注入“綠色力量”

發布時間: 2023-03-21 11:14:11 來源: 紹興日報 記者 俞帥鋒 俞穎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推動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也是一個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初以來,新昌縣堅持“生態興縣”發展戰略不動搖,嚴格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堅持“無事不擾,有事必到”服務理念,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騰飛、鄉村振興,為新昌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縣和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力量”。

  打通綠色發展“最初一公里”

  日前,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通報了全省1-2月各縣(市、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情況,新昌縣1-2月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再次躋身全省98個區(縣、市)前二十位,綜合指數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初以來,新昌生態環境質量再次持續向好,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PM2.5平均濃度、空氣優良率三項重要指標穩居全市第一,“三江”交接斷面及14個地表水斷面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好不好,空氣質量優不優,除了權威數據,百姓的感受最直觀。新昌市民小陳是個攝影愛好者,喜歡帶著無人機拍攝新昌的山水風光,她說以前為了拍好照片要選個天朗氣清的日子,現在幾乎出門就能拍到好照片。

  變化的背后,正是新昌對“生態興縣”的孜孜追求。近年來,新昌切實增強做好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緊迫感,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清廢等行動,抓實“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等工作,全形態、全鏈條、全縣域推進污染防治,積極打造干凈整潔、宜居宜業的發展新面貌,不斷優化新昌營商“硬環境”。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綠色發展提供新動能。近年來,該縣發揮生態優先導向作用,編制出臺《新昌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管控單元細化精確到每個鄉鎮(街道),為全縣優化經濟發展布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科學指南。全面啟動新昌縣首個GEP項目,未來,該項目將讓“無形”的綠水青山得到“有價”衡量,推動綠水青山可變現、能交易、會增值,實現綠色共富、鄉村振興。

  同時,積極探索構建“保險+服務+監管+防范”的綠色金融環境風險防范體系,深化排污權抵押貸款,織密環責兜底“風險網”。截至目前,累計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苗子型企業、成長型企業等出具環保守法證明500多份,對300多家環境違法企業開展信用修復。

  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3月13日,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絲綢產品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轉。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綠色管家”張亞鋼和同事們正在企業車間走訪,了解企業精煉高含氮廢水深度處理和回用技術的研發。

  “熟悉企業研發情況,并幫助企業解決環保難題,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張亞鋼告訴記者,為企業發展注入“綠色動能”是“綠色管家”的重要職責之一。

  企業需要什么,優化營商環境的功夫就下到哪里。新昌結合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著力打造“綠色管家”服務品牌升級版,邀請省市縣第三方環保專家團隊,組建“環保專家服務團”,推出環保“體檢式”“訂單式”服務,對在服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給予溫馨提示,專家服務團及時跟進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企業進行規范化整改提升。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提高服務企業發展的效率和質量,新昌扎實開展“規劃環評+環境標準”清單式管理改革,新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新昌萬豐航空小鎮、新昌智能裝備小鎮創新實施“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模式,對環評審批負面清單外且符合準入環境標準的項目,減少80%的環評審批項目,減少70%項目申報材料,實現審批提速60%,有效提升環評審批管理效能。

  同時,聚焦市場主體需要,新昌打出“豁免審批、告知承諾、優化服務”組合拳,積極主動對接服務重點優質項目建設。通過開辟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周期,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環評“降費提速”,環評文件級別“應降盡降”、材料“應減盡減”、數據“應享盡享”等舉措加速項目落地。49個事項跑零次實現率為100%,即辦率為87.76%,網上辦理實現率100%,掌上辦實現率100%,打通服務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通助企紓困“最難一公里”

  “你們是正面清單企業,我們不是執法檢查,而是送法、送政策、送服務。”近日,進入新昌某智能制造公司時,新昌縣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副隊長丁明輝表明來意,并現場宣傳環保法律法規,解答相關環保疑問,助力企業“開門紅”。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在生態環保、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立足市場主體需求,創新實施“正面清單”制度改革,將與民生密切相關、污染物排放小、吸納就業強的企業納入正面清單管理,充分利用在線監控、用電監管、走航監測等科技手段實現智慧監管。

  “目前,新昌一共有40家企業被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據丁明輝介紹,對于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除信訪舉報核實等情形外,一般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落實“無事不擾”要求。

  同時,創新實施“污染保險”試點管理,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強化企業環境污染風險防范手段。2022年,新昌縣公盛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飛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新昌縣康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及危廢處置單位完成污染責任險投保,將環境污染事故的事后處置變為“事前預防管理+事后有效補償”,可有效降低和分散經營風險,為企業裝上“安全門”,為新昌的綠水青山加上“保險杠”。

  對首次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新昌探索實施“首違不罰”容錯機制,細化《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探索完善符合新昌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體制和執法制度體系,對10種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如符合首次被發現、及時改正、未造成環境污染等適用條件,則對該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施行以來,辦理了12件不予處罰案件。

標簽: 生態環境;新昌縣;優化 責任編輯: 畢真
相關新聞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生態環境污染投訴請掃二維碼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