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3日訊(通訊員 陳杰)因入駐企業復雜,人員流動大,商務樓宇的垃圾分類一直是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難點與痛點,西湖區翠苑街道在黃龍萬科中心積極探索將“無廢城市”概念與“綠色樓宇”相結合,把放錯位置的資源重新讓它回到屬于他們的地方,把真正的廢棄物與有利用價值的資源分開,推動樓宇垃圾分類全覆蓋。
走進黃龍萬科,隨處可見張貼著垃圾分類宣傳海報,時刻引導著樓宇內企業員工正確分類。集置點、單獨區域、大樓各主出入口均配置有四分類垃圾桶。電梯口、扶梯口、樓梯口等各公共區域均按要求成對配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充分滿足投放需求,為分類提供良好的投放條件。各樓層、投放點、集置點的管理責任清晰明確,分片分區責任落實到人,建立清運監督機制,使監督更加有效,各樓層垃圾在分類合格后方可清運至集置點;為使垃圾分類源頭更易追蹤,黃龍萬科建立了易腐垃圾“一戶一檔”制,清運到集置點的易腐垃圾都要做詳細記錄和登記,確保分類準確。
自2018年12月以來,黃龍國際中心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條例),加快推進園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園區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源頭分好了,清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分類出來的各類垃圾,除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外,低價值可回收物由鯨靈回收上門清運、員工用餐后的餐盒通過循環巴士定期清運,有害垃圾上報社區每月定時清運,可回收物外包給第三方反哺垃圾分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運,這樣的模式也為開展垃圾分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西湖區翠苑街道的號召下,垃圾分類工作衍生到每一個責任主體,借助專門巡查隊伍的力量,針對樓宇內的分類質量,分類輔導,分類設施,分類清運等問題,強化日常檢查及監督指導,做到即查即改,下一步,西湖區翠苑街道將繼續探索樓宇垃圾分類新方法,進一步提高整體樓宇分類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