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人員對三江干流河道進行“體檢”。(裘新蕾 馮瑄 攝)
今年以來,為貫徹落實《寧波市“甬有碧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開展三江一級支流水質考核,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對全市166條三江一級支流共176個采樣點進行按月“體檢”,目前“體檢”情況如何?日前,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媒體前往市區部分河道,體驗了一把水質檢測。
江北翠柏河為姚江支流,今年1-11月,該支流水質均值為Ⅳ類,近幾個月水質在Ⅲ類至Ⅴ類之間。在該河道采樣點,經過一家專業監測單位工作人員采樣,并送往另一家檢測單位實驗室進行盲樣檢測,該河道水質狀況判定為Ⅲ類。
目前三江一級支流監測工作實行采測分離形式,同時實現全過程數字化操控,確保整個監測工作有序開展。其中現場水質采樣是水質檢測工作開展的首要環節。據水質檢測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采樣共涉及全市176個點位,常規性檢測每月進行一次;監督性檢測則在這176個點位的基礎上,由浙江省寧波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實施,具體針對點位上下游區域分別采樣檢測,一個季度進行一次。
此次采樣流程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全程透明化檢測。“市生態環境局會把檢測任務派發給采樣單位,我們作為采樣單位,接到任務后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去現場采樣并做好記錄。”檢測單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到采樣任務后,采樣人員會將采樣所需的耗材準備完畢,再到達采樣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采樣人員放采樣桶至水下0.5米深處,將采樣桶收上來后,靜置一段時間后開始取樣。采樣過程不僅需要拍攝點位周邊環境照片、測量跡象參數,還需注意在采樣期間不可攪動水底沉積物,采樣前先用水樣蕩洗容器2-3次,水樣不能混入水面的漂浮物。
目前水質采樣的指標主要是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在采樣現場,檢測人員把取到的水樣品裝入到容器之后,加入保存劑并粘貼標簽。之后,按照規定予以保存,并在水質監測在線應用場景上填寫了采樣記錄,記錄水溫、氣溫、采樣時間、地點、樣品編號、監測項目、所加保存劑名稱、樣品保存方式等,最后采樣人員進行簽字。
對采集好的樣品進行封裝后,采樣人員會把樣品移交給檢測單位。由檢測單位對水樣進行檢測,再通過端口將檢測結果上傳至水質監測在線應用場景。市生態環境局會第一時間把結果反饋給各分局,這樣的做法一方面能掌握環境的污染程度,進而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環境;另一方面可以通知屬地對水質檢測結果是否存疑。如果有存疑的情況,一般會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質疑并上傳佐證材料,市生態環境局將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分析判定。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水質監測在線應用場景,開展水質檢測采樣,不僅為三江一級支流水質績效考評工作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數據依據和技術支撐,還可以督促屬地繼續完善水環境質量提升措施。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市三江一級支流水質優良率達到38.6%,較今年上半年提升4.3個百分點。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