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用老家具、舊衣服、樹樁竹梢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寧海這個村把廢物變成了藝術品

發布時間:2022-12-09 10:03:13 來源:寧波日報 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蔣攀 戴玙宸

32b21bb54a18d20326ca891308f2e4ce_9304587_bw-zhangwei_1670504724442_b.jpg

  村民在改造公共空間。(孫吉晶 羅孫志 攝) 

  昨日,在寧海縣躍龍街道下楓槎村,“盡奇用——廢物不廢”行動點燃了村民藝術創作的熱情,在村民沈玉燕家的一角,老家具、舊衣服、樹樁竹梢等搖身一變,成了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的獨特元素。“我們帶著村民用共創設計的方法,把家里的閑置空間改造成公共文化服務空間。”中國人民大學“小褲腳教授”叢志強團隊成員段紅嬌告訴記者。

  據悉,“盡奇用——廢物不廢”行動是中國人民大學“小褲腳教授”叢志強團隊社會設計的重要模塊之一。該行動由專業的藝術設計人才與村民共同利用廢舊衣物、繩線、方便袋等材料,運用編、織、勾、縫、貼、繡等技藝,進行創新創造。借助賦予“廢物”新價值,培育村民的生態觀,更新村民的“資源觀”,學會用創新的眼光重識身邊物品價值。同時,在共創過程中,培育村民的創造力、審美力和文化自信。

  鄰居一起幫忙,婆媳、兒子、女兒共同參與空間改造,連小孫女也跑來給大家服務、搬椅子……當天的這一幕發生在村民陳掌娟開的“一面結緣”面館里,大家一邊進行“頭腦風暴”,一邊用廢布料勾畫一幅江南水鄉圖。看著自家的庭院一角“火了”,陳掌娟說:“沒想到大家碰在一起,能做出這么美的作品,附近的村民都跑來拍視頻發抖音。廢物真有奇用呀!”

  “燕姐繡坊的證照都已經辦好了,正在研發茶染系列的布藝文創產品,和大家一起在家門口賺錢。”沈玉燕利用“廢物”把自家小院打造成了一個帶有古建筑風格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她打算帶領婦女刺繡團隊發揮刺繡工藝特長,打響燕姐繡坊品牌。

  叢志強表示,將村民家庭私人空間轉化為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將鄉村低碳生活轉變為文化體驗經濟的內容,正是探索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下一步,團隊將帶領村民一起豐富空間使用功能,拓展多樣化業態,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去年8月,下楓槎村引入中國人民大學“小褲腳教授”叢志強團隊和多位“鄉建”藝術家駐村,打造“望府茶饗、自在曲水”IP,成功打造藝術節點17個、培育產業項目5個,成了遠近聞名的“茶文化”藝術村。

標簽:村民;公共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團隊;藝術;刺繡工藝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