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有關浙江省樂清市車檢引車員和“黃牛”雙雙被判刑的案件,在機動車尾氣檢測行業內引起廣泛關注。“黃牛”馮某某為招攬生意,與當地某機動車檢測機構引車員林某某勾結,通過各種作弊的方式,降低大貨車、水泥攪拌車等大型車輛的尾氣排放,以達到順利通過尾氣年檢的目的。不到兩年時間,馮某某付給林某某好處費累計超過12萬元。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2021年已突破4億輛。機動車在給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監測數據顯示,機動車尾氣已成為我國部分大中城市的第一污染源。
對機動車尾氣排放進行檢測,旨在確保排放符合相應標準,以減輕尾氣污染。但時至今日,機動車尾氣檢測弄虛作假、形同虛設的問題仍然存在。今年,北京市、江蘇省、浙江省等地相繼公布機動車檢測機構尾氣檢測弄虛作假的典型案例,經過粗略統計,處罰金額十萬元以上的就超過200起,打擊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在如此高壓的打擊態勢下,筆者駕車經過機動車檢測機構附近時,仍多次看到代辦車檢業務的“黃牛”手持“300元包過”的標牌招攬生意。為打擊這種違法行為,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建立多部門齊抓共管機制。近年來,各地高度重視機動車尾氣檢測監管工作,但仍有一些違法違規行為未得到有效遏制,“黃牛”亂象更是屢禁不止。9月,國務院督查組在湖北省武漢市暗訪時發現,通過正規渠道上牌困難的中重型柴油貨車在“黃牛”的幫助下,一路綠燈。類似現象在機動車尾氣檢測中也屢見不鮮。在打擊“黃牛”方面,生態環境部門的抓手不多,這時就需要借助其他部門的力量,形成合力。如市場監管部門可重點打擊檢測機構與“黃牛”內外勾結招攬客源、違規檢驗、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對情節嚴重、屢教不改的可取消檢驗資質。公安部門對“黃牛”與檢測機構人員內外勾結違規檢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態環境部門則重點關注“黃牛”送檢車輛的尾氣檢測過程,嚴禁弄虛作假。日常檢查中,要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一旦發現相關線索,及時移送,快速打擊。
打造車主信得過的服務型檢測機構。隨著我國機動車質量和油品質量的提升,絕大多數機動車的尾氣排放是符合排放標準的,車主完全可以自行辦理尾氣年檢。部分車主找“黃牛”代辦年檢,是覺得年檢手續煩瑣、耗時長,更有部分車主覺得檢測機構在檢測過程中存在故意為難車主、索取好處等行為。各地可優選軟硬件條件好的檢測機構,著力打造車主信得過的服務性檢測機構,如通過提供上門取車服務、限時完成尾氣檢測以及檢測全流程公開接受監督等方式,確保尾氣檢測公開、透明、便民、利民,讓“黃牛”無車代辦。
提升監管能力,重點關注“黃牛”代辦的車輛。機動車尾氣檢測監管專業性強、人員少的問題較為突出。以江蘇省為例,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1114家,但專職監管人員不足30人,同時部分監管人員還存在能力不足等問題,在檢查現場難以發現問題。因此,要組織尾氣檢測行業專家開展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培訓,建立“黃牛”代辦車輛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的監管模式,對數據庫內的車輛檢測過程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是否存在弄虛作假行為,讓“黃牛”代辦的車輛無法通過弄虛作假的方式通過檢測,久而久之,車主也就不會再找“黃牛”代辦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