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沒見的白鷺近日現身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這一珍貴的畫面,是被一個名為“水生態健康在線”的應用系統攝像頭自動抓拍到的。
這是什么樣的高科技系統,不僅能實時監控水環境,還能自動抓拍識別鳥類?
“我們分局開發的這套‘水生態健康在線’應用系統,是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對河流從單純的水質達標向生態健康迭代升級的一種新探索。”金華市生態環境局浦江分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道。
隨著公眾對“幸福河”的要求越來越高,浦江分局也不斷在工作中尋求突破。“現在大家不僅僅關注水質是否達標,還關注水生態是否健康,這是近年來水環境不斷提升的具體體現。我們作為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更應想在前頭、走在前頭。于是,就有了建設這樣一個應用系統的念頭。” 黃海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水生態健康在線”應用系統不僅能通過攝像頭自動抓拍白鷺等鳥類的畫面,還能借助AI識別技術,對抓拍到的鳥類進行識別,實現全天候不間斷識別鳥類,為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此外,這一應用系統還可以實時監控水環境問題,并智能溯源,實現智慧閉環處置監管。
“通過多年的治水經驗,我和同事們深刻感受到,水生態健康就像人體健康一樣,不能等到‘病入膏肓’再去動‘大手術’,而是要通過動態‘體檢’來保障水生態的健康運行。針對平時發現的問題,科學實施治療措施,跟蹤‘療效’,從而保障和提升水生態健康水平。” 黃海說。
探索一條整體智管、協同共護、價值共享一體集成的水生態保護和修復新路徑,一直是黃海和分局同事共同的夢想,如今隨著應用系統的上線,這個夢想開始萌芽。
在浦江,以前主要是通過人工巡查發現問題,水生態底數不清,依賴人工監管。現在,通過“天空地”一體智能感知系統和“生態健康大腦”,搭建了這一應用系統,大大提升了數字化治理能力。
以前,基層評價水生態,主要是通過水質去評價,現在,通過水文、水質、形態、生物和社會服務5個維度開展全面評價;
以前,水生態健康評價需要一年的周期,現在,已經實現在線實時評價;
以前,水生態修復的成效難以直觀體現,現在,水生態修復過程與結果變得可模擬、可感知;
以前,部門間水生態健康業務分散,缺乏協調統籌,處置不及時,現在,通過業務“破圈”,形成了協同共護水生態的機制……
現在,更多浦江居民享受到了更美的風景。“現在,大家看到白鷺悠閑覓食、魚兒成群結隊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多。通過我們的努力,浦陽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Ⅲ類。作為基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我們將推進水環境保護工作走深走實。尤其是聽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后,累累碩果讓我們更加振奮。新的目標和方向將指引我們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爭取共同富裕上展現更大作為,奮力推進生態環境數字化改革,從而更好地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黃海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