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湘家蕩湖區的游人常常邂逅一個小萌物——一艘紅白相間的小船,在蕩區及周邊潭港、界涇港等河道頻繁出沒,它只有四輪童車大小,發出輕輕的引擎聲,船尾拖著一條短短的水波,萌態十足。不過,它可不是小朋友的玩具,而是一艘5G無人船,它是南湖區湘家蕩區域(七星街道)為提升水質監測智治水平而引入的一個小神器。
加快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提升水環境監測工作的精準化、智慧化水平,湘家蕩區域(七星街道)打出“科技+”組合拳,守護美麗家園一泓碧水。
據了解,最近投入使用的這搜5G無人船,主要用于水質摸排、入河排污口排查、水質日常監測等,可同時監測水中的pH值、溶解氧、氨氮、總磷等指數。此外,該無人船還具備水下暗管排查以及全自動分析功能,可實現水樣的自動采集、樣品處理、數據分析及上傳功能等,小小的無人船化身斷面水質監測“水下醫生”,成功突破從水上監管到水下監管的技術壁壘。
“與傳統監測方式相比,5G無人船監測效率更高,污染源定位更加精準。”湘家蕩區域(七星街道)生態建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無人船可以顯示實時污染濃度趨勢,趨勢越高顏色越深,可以幫助快速鎖定水質異常區域,精準查找重點治理河段。
在不斷引進科技化監測手段為水環境治理提供可靠數據支撐的同時,該區域也加大河湖河岸保潔、巡查及整改力度,扎實推進河長制,一起守護美麗河湖。
包文忠是湘家蕩區域(七星街道)三家浜社區的一名居民,也是一位民間河長,自“上任”以來,“巡河”就成了他的習慣,一旦發現垂釣捕魚、傾倒污水等不文明現象,他都會立即勸阻。在他的努力下,貫穿三家浜公寓的那條小河悄然變化,河水更清澈、河岸更美麗,吸引了更多居民沿河散步賞景。
記者了解到,不斷改善的水生態,讓湘家蕩畔的人們生活更愜意,也讓棲息在這片水域的水生物更具多樣性。去年底,湘家蕩湖區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歷時一年的詳細調查共記錄浮游植物6門53種,浮游動物54種,底棲動物23種,魚類28種,在湖區東北水域發現的日本鰻鱺為瀕危(EN)物種,還發現了黑鰭鳈、圓吻鲴、黃尾鲴、團頭魴、似鳊、似鱎6種中國特有種魚類。
“想方設法呵護美麗河湖,是擦亮湘家蕩生態名片的重要一環。”湘家蕩區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湘家蕩區域投資2億元完成了包括江南新家園小區和湘都公寓在內的湘家蕩周邊污水零直排建設,實施了湖蕩清淤、岸線修復等綜合整治工程,并充分應用南湖區水利數字平臺,引進科技手段,不斷提升湖蕩管護水平。與此同時,通過推進產業升級,做深做細宣傳引導,下好水環境治理“一盤棋”,使湘家蕩的湖蕩防洪更安全、水資源更優質、水生態更健康、水環境更宜居、水文化更豐富、人水更和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