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5日訊(通訊員 謝吉麗 常亦楊)遍布于居民小區和背街小巷的社區宣傳設施,作為基層社區的宣傳陣地,不僅是發布工作動態和居民獲取政情、社情、居務等最新資訊的信息窗口,也是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的平臺,對營造社區文化氛圍、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宣傳國家政策法規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由于大量宣傳任務布置及商業因素影響,加之部分社區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告示牌、公告牌、宣傳欄、商業廣告牌等設置隨意、無序張貼、污損破舊、只設不撤、管理缺失、內容不健康等亂象。根據亞運市運保指揮部總體部署,為了更好“扮靚家園”,進一步治理群眾身邊的城市環境熱難點問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從今年6月開始,杭州市組織啟動了社區各類宣傳設施專項整治提升行動,通過清除閑置廢棄設施、整改雜亂無序設施、規范新增設施、落實長效管理,打造干凈、整潔、有序、安全的住宅小區環境,助力扮靚美麗家園。
標準引領,明確規范
長期以來,造成社區宣傳設施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設置標準規范,無法從源頭上規范社區宣傳設施的設置。市城管局深入調研社區各類公告公示、公益宣傳、商業廣告設施設置現狀,以問題為導向,結合住宅小區公益宣傳需求、公共空間狀況和市容市貌相關要求,組織編制了《社區公示公告、公益宣傳、商業廣告設施設置指引》,明確8類社區宣傳設施設置的位置、形式和具體要求,讓社區宣傳設施整治管理有據可依。比如,對于落地篤牌,該指引明確非必要不設置,如確需設置,應為階段性、臨時性宣傳設施。
▲余杭區五常街道友誼社區宣傳欄規范前后
疏堵結合,表里兼修
對照標準規范,堅持安全第一、功能優先,結合“扮靚家園”開展社區各類宣傳設施集中整治提升,包括集中清除住宅小區內部臟污破損、閑置廢棄、內容過期、無主認領、存在安全隱患的各類設施和隨意張貼的小廣告,同時按照“整合、減量、美觀、有序”原則,全面整改設置不規范、不美觀的設施,整合重復設置、雜亂無序的設施,力求實現簡約、美觀、安全。比如,上城區不僅對宣傳欄進行改造提升,還組織有藝術功底的熱心居民在宣傳欄上作畫,搭配社區詩社的原創詩,既美化宣傳設施,又提升小區整體文化氣質。拱墅區重點在社區宣傳設施的功能性、文化性上做好整治提升文章,宣傳欄采用卡槽設計,便于更新宣傳內容,并在外觀設計上融入傳統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藝術元素,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拱墅區社區宣傳欄整治提升后實景
數字賦能,創新手段
在社區宣傳設施整治提升中,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二維碼、微信公眾號、電子公告欄等信息化手段,推動社區告示牌、公告牌的數字化、智能化監管。比如,西湖區結合未來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合理規劃社區各類宣傳設施配置和信息發布陣地,針對老小區空地不足的問題,通過微信小程序、有線電視終端便民生活專區等形式,把社區宣傳從線下搬到線上。建德市嚴把設置審核關,對審核通過的社區宣傳設施,同步賦予“二維碼”,檢查人員掃碼即可查看設置單位、設置有效期、管理責任人及聯系方式等。
▲桐廬縣迎春社區康樂小區垃圾分類宣傳設施提升前后
共建共管,落實長效
經過兩個月的集中整治,累計規范保留設施24743處,提升整改設施12741處,拆除違規設施18910處,家園環境得到明顯改善。8月起,集中整治開始轉入長效管理。對保留下來的各類宣傳設施明確日常管理責任主體,做到發現問題可倒查、可追溯。強化日常監管,建立社區巡查、行業檢查、數字城管普查、專項督查機制,鼓勵居民通過城市治理有獎舉報平臺上報問題,形成共管合力,確保社區宣傳設施功能完好、整潔美觀、安全牢固,內容合法合規、正確有效。比如,臨平區注重發揮住宅小區樓道長的監督作用,搭建樓道長、業委會、物業、社區多方共管平臺,一旦發現設置不規范、管理不到位的宣傳設施,樓道長第一時間上報。同時,杭州還將社區各類宣傳設施整治提升納入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賽馬”內容,組織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心居民等對整治提升情況進行監督評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